第19章 《白露的露水》

关灯
秋收时就得清空,用来晒玉米、晒豆子。

    两人把柴火搬到墙角,又用扫帚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落叶都不放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晒场够大,今年的玉米肯定晒得下。

    ”二柱子直起腰,捶了捶后背,“去年晒不下,只能堆在院里,差点发霉。

    ” “今年多晾几天,干透了再入仓,能存得久。

    ”三秒带说。

    他记得爷爷总说“宁受十天干,不受一天潮”,粮食没晒干就入仓,容易生虫、发霉,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正扫着,看见四爷爷拄着拐杖来了,手里拿着个旧木耙。

    “晒场扫好了?”他把木耙往地上一放,“这耙子我用了一辈子,晒粮食好用,借给你们。

    ” 三秒带赶紧接过木耙,把柄被磨得光滑发亮,一看就用了不少年头。

    “谢谢您,四爷爷。

    ” “谢啥,”四爷爷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帮不上啥大忙,送个耙子还是能行的。

    ”他看着晒场,像是想起了年轻时的事,“以前没有水泥地,晒场就是土地,得先洒水、碾压,弄得平平整整的,不然粮食容易滚进土里。

    现在多好,水泥地干净,晒粮食也快。

    ” 三秒带没说话,只是用手摸了摸光滑的水泥地,又看了看四爷爷手里的旧木耙,突然觉得——这新与旧的搭配,就是望海坡的日子,既踩着老规矩,又透着新变化,稳稳当当往前过。

     傍晚时,工具都拾掇得差不多了:镰刀磨得锋利,扁担缠上新绳,麻袋补得结实,收割机也检查好了,就等着玉米成熟,一声令下就能开干。

    三秒带站在仓库门口,看着这些整齐的工具,心里像揣了个暖炉,热乎乎的。

     “都准备好了?”陈老五提着酒壶走来,壶里的酒晃出点声响。

     “准备好了,就等收玉米了。

    ”三秒带笑着说。

     “好,好。

    ”陈老五喝了口酒,“我看这白露的露水,是给咱望海坡报喜来了。

    今年的收成,错不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像块巨大的红绸子,盖在玉米地上。

     三秒带也抬头看天,心里默念着爷爷的话:“白露露,好收谷……”他知道,不管最后收成真有多少,只要这露水还在,只要庄稼人还在用心准备,日子就一定能像这白露后的玉米,结出饱满的果实,甜在嘴里,暖在心里。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三秒种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