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食堂的机遇

关灯
胃。

    ” 我指了指那盆白菜心,继续说道:“还有这猪肉,里脊肉切丝,可以不用惯常的炒,而是用滑熘的方法。

    肉丝上浆锁住水分,温油滑熟,保持嫩滑,然后用葱丝、姜丝、料酒、盐和一点点糖醋汁快速翻炒出锅,做成‘滑熘里脊丝’,口感比普通炒肉丝要细腻。

    ” “另外,咱们不是有土豆和粉条吗?土豆可以切成极细的丝,清水漂洗掉淀粉,用热油快速炸到金黄酥脆,撒上椒盐,就是一道‘椒盐土豆丝’,可以当个零食或者下酒菜。

    粉条可以用肉末、黄酱、葱花熬个炸酱,配上黄瓜丝,让领导们自己拌着吃,也算是个互动,叫‘小碗干炸’配菜码。

    ” 我一口气说了几个菜式。

    这些在后世都是普通家常菜,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烹饪手法相对单一的五十年代,尤其是大锅饭为主的食堂,听起来就有点“新鲜”和“精致”了。

     李副处长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刘班长和杨师傅也露出思索的表情。

     “麻酱白菜心……滑熘里脊丝……椒盐土豆丝……小碗干炸……”李副处长喃喃重复了一遍,猛地一拍大腿,“好!这几个菜名听着就挺像那么回事!既有常见的材料,做法又有点新意!老刘,杨师傅,你们觉得呢?” 刘班长看向杨师傅。

    杨师傅沉默了片刻,难得地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做法上……可行。

    麻酱调汁是关键,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

    滑熘对火候要求高。

    炸土豆丝要快,不然软了。

    炸酱要熬到位。

    ” 他这是肯定了菜式的可行性。

     刘班长见状,立刻表态:“既然杨师傅觉得可行,那我们就试试?何雨柱,这几个菜,你都会做?” 我连忙谦虚地说:“班长,我就是瞎琢磨,知道个大概流程。

    具体操作,还得杨师傅掌勺,我给您打下手。

    ” 我不能喧宾夺主,尤其是在老师傅面前。

    提出想法可以,但执行必须尊重现有的权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师傅看了我一眼,眼神里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淡漠,多了点别的什么。

     李副处长很高兴:“行!那就这么定了!晚上小食堂,就按这几个菜准备,再加个红烧肉保底,弄个鸡蛋汤。

    老刘,杨师傅,还有何雨柱,你们多用点心,要是领导满意,我给食堂请功!” 李副处长又交代了几句,满意地走了。

     刘班长看向我和杨师傅:“杨师傅,晚上这桌,你看……” 杨师傅言简意赅:“何雨柱,你负责备料,白菜心按你说的弄,里脊丝你切,上浆。

    土豆丝你切,漂洗。

    炸酱的肉末你剁。

    我来看火候调味。

    ” 这是给了我极大的信任和展示机会!备料是基础,但切工、上浆、剁馅这些,直接关系到成菜的口感。

     “是!杨师傅!我一定仔细弄!”我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答应。

     刘班长也点点头:“好好干,别出岔子。

    ” 整个下午,我都泡在食堂后厨,心无旁骛地准备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