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真相与新的风暴
关灯
小
中
大
手电筒刺眼的白光,如同舞台追光灯,死死钉在那张被按在尘土里的脸上。
那张脸因为挣扎和愤怒而扭曲,沾满了泥污,但林卫东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竟然是文化宫夜市筹备办公室的那个年轻办事员!就是那个最初给他办理摊位申请、态度倨傲不耐烦的小年轻! 怎么会是他?! 巨大的意外和荒谬感让林卫东愣在当场,大脑一时无法处理这个信息。
不是黑皮的同伙,不是社会上的混混,而是这个有着正式单位、端着铁饭碗的年轻人? “妈的!放开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办事员还在徒劳地挣扎嘶吼,语气却带着色厉内荏的恐慌。
“闭嘴!老实点!”按着他的民警毫不客气地用力,让他吃了一口土。
老所长走上前,从小民警手里接过那个从办事员身上搜出来的皱巴巴纸条,就着手电光展开。
纸条上写着一行字,依旧是报纸剪贴而成: “下次两百。
放百货柜台左边砖缝。
敢报警,你知道后果。
” 字迹和措辞风格,与之前那封挂号信如出一辙!而且直接指向了林卫东的铁皮柜台! 铁证如山! “带走!”老所长脸色铁青,一挥手。
两个民警将面如死灰的办事员从地上提溜起来,铐着双手,押向停在不远处的警用边三轮摩托车。
老所长走到林卫东面前,语气缓和了些:“你也跟我们回所里一趟,做个正式笔录。
放心,这家伙跑不了。
” “哎,好,好。
”林卫东连忙点头,心脏还在砰砰狂跳,今晚的变故实在太出乎意料。
回到派出所,连夜突审。
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证据面前,那个姓王的年轻办事员很快心理防线崩溃,哭丧着脸交代了一切。
动机很简单——**眼红**。
他作为文化宫最底层的办事员,工资低,没外快,看着林卫东这样一个曾经被他呼来喝去的“穷摆摊的”,居然靠着厕所旁边的破摊位一天天红火起来,又是盖铁皮柜又是办执照,听说还去了南方进货赚了大钱,心理极度不平衡。
加上之前他想把东区摊位转手捞一笔,被林卫东“没实力”拒绝,更是怀恨在心。
他知道林卫东最在乎女儿,便利用工作便利(知道林卫东的家庭地址和摊位细节),想出了剪报恐吓、敲诈勒索的毒计。
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甚至第二次冒险亲自出马,想快速拿到钱,没想到一头撞进了警方张网以待的埋伏圈。
“我就是一时糊涂……看他赚钱太容易了……我心里不平衡啊……呜呜……”王办事员在审讯室里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案子破了,元凶落网,威胁解除。
林卫东走出派出所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清冷的晨风吹在脸上,他却感觉无比畅快,积压在心头的阴霾和恐惧一扫而空! 虽然过程惊险,但结果完美!不仅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危机,更重要的是,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公正!这对他未来的经商之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回到家里,李秀兰和小小都还没醒。
他轻手轻脚地躺下,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心中充满了安宁和力量。
第二天,文化宫夜市办事员因敲诈勒索被捕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人们议论纷纷,大多是对办事员的鄙夷和对林卫东的同情。
林卫东的“卫东百货”铁皮柜前,莫名地又迎来了一波好奇和支持的顾客,生意反而更好了些。
那个鲜红的营业执照,在人们眼中更具分量。
赵大海听说真相后,也是唏嘘不已,大骂那个姓王的不是东西,同时更加佩服林卫东当初果断报警的决定。
最大的绊脚石被搬开,潜在的威胁被清除,林卫东的事业终于步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快车道。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守着一个铁皮柜。
利用逐渐积累的本金,他开始更频繁
那张脸因为挣扎和愤怒而扭曲,沾满了泥污,但林卫东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竟然是文化宫夜市筹备办公室的那个年轻办事员!就是那个最初给他办理摊位申请、态度倨傲不耐烦的小年轻! 怎么会是他?! 巨大的意外和荒谬感让林卫东愣在当场,大脑一时无法处理这个信息。
不是黑皮的同伙,不是社会上的混混,而是这个有着正式单位、端着铁饭碗的年轻人? “妈的!放开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办事员还在徒劳地挣扎嘶吼,语气却带着色厉内荏的恐慌。
“闭嘴!老实点!”按着他的民警毫不客气地用力,让他吃了一口土。
老所长走上前,从小民警手里接过那个从办事员身上搜出来的皱巴巴纸条,就着手电光展开。
纸条上写着一行字,依旧是报纸剪贴而成: “下次两百。
放百货柜台左边砖缝。
敢报警,你知道后果。
” 字迹和措辞风格,与之前那封挂号信如出一辙!而且直接指向了林卫东的铁皮柜台! 铁证如山! “带走!”老所长脸色铁青,一挥手。
两个民警将面如死灰的办事员从地上提溜起来,铐着双手,押向停在不远处的警用边三轮摩托车。
老所长走到林卫东面前,语气缓和了些:“你也跟我们回所里一趟,做个正式笔录。
放心,这家伙跑不了。
” “哎,好,好。
”林卫东连忙点头,心脏还在砰砰狂跳,今晚的变故实在太出乎意料。
回到派出所,连夜突审。
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证据面前,那个姓王的年轻办事员很快心理防线崩溃,哭丧着脸交代了一切。
动机很简单——**眼红**。
他作为文化宫最底层的办事员,工资低,没外快,看着林卫东这样一个曾经被他呼来喝去的“穷摆摊的”,居然靠着厕所旁边的破摊位一天天红火起来,又是盖铁皮柜又是办执照,听说还去了南方进货赚了大钱,心理极度不平衡。
加上之前他想把东区摊位转手捞一笔,被林卫东“没实力”拒绝,更是怀恨在心。
他知道林卫东最在乎女儿,便利用工作便利(知道林卫东的家庭地址和摊位细节),想出了剪报恐吓、敲诈勒索的毒计。
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甚至第二次冒险亲自出马,想快速拿到钱,没想到一头撞进了警方张网以待的埋伏圈。
“我就是一时糊涂……看他赚钱太容易了……我心里不平衡啊……呜呜……”王办事员在审讯室里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案子破了,元凶落网,威胁解除。
林卫东走出派出所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清冷的晨风吹在脸上,他却感觉无比畅快,积压在心头的阴霾和恐惧一扫而空! 虽然过程惊险,但结果完美!不仅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危机,更重要的是,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公正!这对他未来的经商之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回到家里,李秀兰和小小都还没醒。
他轻手轻脚地躺下,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心中充满了安宁和力量。
第二天,文化宫夜市办事员因敲诈勒索被捕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人们议论纷纷,大多是对办事员的鄙夷和对林卫东的同情。
林卫东的“卫东百货”铁皮柜前,莫名地又迎来了一波好奇和支持的顾客,生意反而更好了些。
那个鲜红的营业执照,在人们眼中更具分量。
赵大海听说真相后,也是唏嘘不已,大骂那个姓王的不是东西,同时更加佩服林卫东当初果断报警的决定。
最大的绊脚石被搬开,潜在的威胁被清除,林卫东的事业终于步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快车道。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守着一个铁皮柜。
利用逐渐积累的本金,他开始更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