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公社里的“老顽固”

关灯
到那片荒地前,用脚捻了捻地上的土,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马书记,各位,这地看着是荒地,但按照咱们公社早年的规划,这里是预留的‘战略储备用地’。

    ” “什么叫‘战略储备用地’?”晏卫国不解地问道。

     “就是说,”钱大柱抬了抬眼皮,用一种教训的口吻说道,“万一将来国家有号召,要‘深挖洞、广积粮’,或者是要搞什么大型水利工程,这块地,是要派大用场的!现在拿来给私人办工厂,这不符合规定!也不符合我们长远的战略规划!” 他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还搬出了“国家战略”这种大帽子,让在场的人,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县土地规划科的干部,有些尴尬地说道:“钱书记,这……这都是老黄历了吧?现在国家的政策,是改革开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政策是政策,规矩是规矩!”钱大柱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态度强硬,“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这块地就不能动!这是原则问题!” 马书记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他知道钱大柱这人的脾气,又臭又硬。

    但今天这事,是县长亲自拍板的,要是卡在他们公社这个环节,他这个一把手,脸上也无光啊。

     “老钱,”他耐着性子劝道,“你看,人家晏先生办厂,也是为国创汇,是响应国家号召。

    咱们是不是可以……灵活一点?” “灵活性不是用在原则问题上的。

    ”钱大柱油盐不进,“再说了,谁知道他这个厂子能办几年?万一干了两年倒闭了,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堆烂摊子,这块地也给糟蹋了,到时候,谁来负责?” 他的话,虽然难听,但却也说出了一些基层干部的隐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外商投资”这种新生事物,他们既期盼,又充满了不信任和恐惧。

     晏卫国急了,他上前一步,争辩道:“钱书记,你怎么说话呢?我侄子是真心想为家乡好!你怎么能咒他厂子倒闭?” “我只是就事论事。

    ”钱大柱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再说了,这后山上的树是集体的财产,凭什么你说砍就砍,拿去给你家办厂挣钱?这事没经过我们社员代表大会讨论,谁点头都不算数!” 他这是彻底把矛头,对准了晏家。

     这里面,固然有他思想保守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跟村里另一户姓钱的大户,沾点远亲关系。

    那家大户,一直跟晏卫国不对付,早就看不得老晏家如今这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架势。

     钱大柱今天出来唱反调,多少也存了点打压晏家为自己亲戚出气的小心思。

     眼看气氛陷入僵局,一直沉默不语的晏明洲终于开口了。

     他没有丝毫的愤怒和焦急,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微笑。

     “钱书记,是吧?” 他走到钱大柱面前,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您刚才的顾虑,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 他这一开口,所有人都愣住了。

     连钱大柱自己都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这个“美国回来的公子哥”,会仗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