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双碑立骨(下)

关灯
第七章双碑立骨(下) 秦昭王四十八年秋七月,咸阳城的槐叶开始泛黄。

     陈墨的马车驶入章台门时,正看见李斯站在宫阙下,手中把玩着一枚赵国头骨雕刻的骰子。

    他身后是新筑的“京观”,三十颗赵军首级被石灰腌过,在阳光下泛着惨白的光,每颗头顶都刻着李斯亲书的“顺我者昌”。

     “陈司马凯旋?”李斯的笑容像淬了毒的匕首,“听说你在邯郸替赵人挡剑,如今成了代郡遗孤的恩人?” 陈墨解下染血的赵国素衣,露出内衬的秦式深衣——衣领处绣着半只玄鸟,与阿禾的玉簪纹样相合。

    “李廷尉消息灵通,”他指了指“京观”,“只是不知秦王见了这些头骨,是喜是忧?” 李斯瞳孔微缩,袖中算盘珠子轻响:“秦王自然喜我大秦军威远震。

    倒是陈司马,带着赵国典籍入秦,莫不是想效仿当年的百里奚,怀璧投赵?” “怀璧?”陈墨从马车暗格里取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考》,“此乃天下之璧,非秦非赵,属华夏。

    李廷尉若想读,陈某可送你抄本。

    ” 李斯的目光扫过书页间的骑兵战阵图,忽然冷笑:“不用了。

    在下更想知道,你胸前的胎记——”他的指尖划过陈墨衣领,“何时成了赵国宗室的图腾?” 千钧一发之际,吕不韦的马车急驰而至。

    相邦府的赤色幡旗掠过李斯鼻尖,车中飘出《吕氏春秋》竹简的墨香:“李廷尉对寡人的门客倒是关心。

    ”吕不韦掀起车帘,目光扫过“京观”,“不过老夫以为,用头骨筑墙,不如用竹简筑城。

    ” 李斯拱手:“相国所言极是。

    只是这天下城墙,需用刀枪奠基。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墨一眼,转身离去。

     吕不韦望着李斯的背影,忽然轻笑:“此子算盘打得比商人还精,却忘了——”他指了指陈墨怀中的典籍,“真正的城墙,在人心。

    ” 是夜,陈墨在相府书房向吕不韦复命。

    案上摆着赵王签署的盟书,赵文与秦篆并列,最后一简刻着阿禾的抄经体——那是她用代郡文字写的“息兵”二字。

    吕不韦拿起玉簪,对着烛火端详:“代郡公主的遗物?看来你这趟邯郸之行,收获远超预期。

    ” “先生早知我的身世?”陈墨直视对方。

     吕不韦放下玉簪,算盘珠子拨出清脆的节奏:“二十年前,代郡公主与秦军作战时,我恰好在雁门关经商。

    她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