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代郡秘辛

关灯
第十一章代郡秘辛 秦昭王四十九年冬十月,咸阳城飘起了第一场雪。

     陈墨站在太史令署的屋檐下,看着雪花落在长平战殁者碑的拓片上,将“赵卒李氏”四字染成惨白。

    身后传来竹简翻动的声响,阿禾正在整理新送来的赵国典籍,发间的玄鸟玉簪偶尔碰到竹片,发出细碎的清响。

     “陈墨,”她忽然开口,“代郡公主的墓室在三个月前被盗了。

    ” 手中的茶盏险些跌落。

    陈墨转身,看见阿禾手中捧着的《代郡志》残卷,书页间夹着半片青铜镜——镜背铸着玄鸟与朱雀交颈的纹样,正是代郡王室的婚娶信物。

     “这是……” “盗墓者留下的。

    ”阿禾将铜镜碎片放在案上,“镜铭上的‘蜚廉之后,秦赵同和’,与你胎记旁的朱砂痣位置吻合。

    ”她的指尖划过他胸前的青色印记,“这不是普通的胎记,是代郡王室特有的‘玄鸟赐福’纹身,用朱砂混着秦人血点染而成。

    ” 陈墨后退半步,撞上身后的博古架。

    无数记忆碎片突然拼接成型:咸阳猎户收养他时襁褓中的玄鸟刺绣、吕不韦初见他时异样的眼神、还有长平战场上赵军老将看见胎记时的惊惶——原来一切并非巧合,而是精心策划的文明传承。

     “吕不韦知道。

    ”阿禾的声音里带着痛楚,“他早在二十年前就找到了你,用‘天生异相’的说法将你养大,就是为了今日的‘秦赵同源’之说。

    ” 窗外,一队甲士举着火把驰过,矛头挑着的正是李斯的铁血派门客。

    陈墨摸向腰间的秦国虎符,忽然想起吕不韦常说的“奇货可居”——原来他不是被选中的使者,而是被养在暗处的棋子,一枚足以动摇秦赵铁血对峙的文化棋子。

     “他在哪?”陈墨扯下衣领,露出胎记边缘新发现的针孔——那是幼时被点染朱砂的痕迹,“我要当面问他!” 阿禾按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温度让他想起邯郸城破时的火光:“丞相府已被李斯围了三日,他让我转告你:《吕氏春秋》已成,明日早朝将献书秦王。

    ”她从衣襟里取出一卷密信,封泥上印着吕不韦的“吕”字私章,“还有这个,代郡公主的遗物。

    ” 信笺上的字迹已被岁月侵蚀,却仍可辨“秦赵同源,文明永续”八字。

    陈墨展开泛黄的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