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代郡秘辛
关灯
小
中
大
画,看见代郡公主跨骑战马,胸前的青色胎记与自己一模一样,身旁依偎着的秦人将领——竟与吕不韦年轻时有七分相似。
“原来……”他的声音忽然哽咽,“我流着的不只是秦赵的血,还有……” 阿禾轻轻点头,将玉簪插入他发间:“吕不韦不是商人,是代郡最后的守护者。
当年他在雁门关救下公主,用自己的商队将文明火种带入秦国,而你——”她的指尖抚过他的胎记,“就是火种的容器。
” 更声敲过五更,章台宫的青铜门在雪夜里缓缓开启。
陈墨跟着吕不韦走进殿中,看见李斯已跪在弹劾席上,七只木匣依次排开,里面是他暗中保护的六国典籍、长平战场的骸骨标本,还有代郡公主的氏谱。
“陛下,”李斯的声音像冰棱断裂,“陈墨乃代郡余孽,其编纂《赵风》卷、私藏六国典籍之举,实为动摇秦法根基!” 秦王咳嗽着指向木匣:“听说你连楚国的《九歌》都抄了副本?你想让秦人学楚人拜巫鬼吗?” 陈墨解开外袍,露出内衬的玄鸟纹短打——那是用代郡布料裁制的,衣角绣着《诗经·秦风》的首句。
“陛下可知,”他取出楚地编钟的乐律简,“此乃周王室旧礼,楚人用之,秦人亦可用之。
文明如同江河,截流只会决堤,疏导方能成势。
” 吕不韦适时上前,展开《吕氏春秋》竹简:“陛下,此书兼收百家,非为崇赵,乃为一统人心。
昔年商君变法,亦吸纳魏法精髓,此乃大秦强盛之道。
” 秦王的目光扫过“秦赵同源”的批注,忽然抓起案头的玉珏掷向陈墨。
珏身砸中他胸前胎记,裂开的缝隙里掉出一片甲骨——正是当年证明“秦赵共祖”的武丁卜辞。
“你早就知道!”李斯惊怒交加,“你竟然用王室秘辛作饵!” “非秘辛,乃史实。
”吕不韦拂袖露出腕间玉镯,那是代郡公主所赠,“陛下难道不想让天下人知道,大秦的一统,是上古正朔的回归?” 秦王盯着陈墨胸前的胎记,忽然想起自己幼年在邯郸为质的岁月。
那时他见过赵国的童谣、吃过赵国的粟饼,甚至曾被一个代郡老妇唤作“玄鸟转世”——因为他眼角的泪痣,与代郡图腾上的神鸟眼睛一模一样。
“准《吕氏春秋》刊行,”秦
“原来……”他的声音忽然哽咽,“我流着的不只是秦赵的血,还有……” 阿禾轻轻点头,将玉簪插入他发间:“吕不韦不是商人,是代郡最后的守护者。
当年他在雁门关救下公主,用自己的商队将文明火种带入秦国,而你——”她的指尖抚过他的胎记,“就是火种的容器。
” 更声敲过五更,章台宫的青铜门在雪夜里缓缓开启。
陈墨跟着吕不韦走进殿中,看见李斯已跪在弹劾席上,七只木匣依次排开,里面是他暗中保护的六国典籍、长平战场的骸骨标本,还有代郡公主的氏谱。
“陛下,”李斯的声音像冰棱断裂,“陈墨乃代郡余孽,其编纂《赵风》卷、私藏六国典籍之举,实为动摇秦法根基!” 秦王咳嗽着指向木匣:“听说你连楚国的《九歌》都抄了副本?你想让秦人学楚人拜巫鬼吗?” 陈墨解开外袍,露出内衬的玄鸟纹短打——那是用代郡布料裁制的,衣角绣着《诗经·秦风》的首句。
“陛下可知,”他取出楚地编钟的乐律简,“此乃周王室旧礼,楚人用之,秦人亦可用之。
文明如同江河,截流只会决堤,疏导方能成势。
” 吕不韦适时上前,展开《吕氏春秋》竹简:“陛下,此书兼收百家,非为崇赵,乃为一统人心。
昔年商君变法,亦吸纳魏法精髓,此乃大秦强盛之道。
” 秦王的目光扫过“秦赵同源”的批注,忽然抓起案头的玉珏掷向陈墨。
珏身砸中他胸前胎记,裂开的缝隙里掉出一片甲骨——正是当年证明“秦赵共祖”的武丁卜辞。
“你早就知道!”李斯惊怒交加,“你竟然用王室秘辛作饵!” “非秘辛,乃史实。
”吕不韦拂袖露出腕间玉镯,那是代郡公主所赠,“陛下难道不想让天下人知道,大秦的一统,是上古正朔的回归?” 秦王盯着陈墨胸前的胎记,忽然想起自己幼年在邯郸为质的岁月。
那时他见过赵国的童谣、吃过赵国的粟饼,甚至曾被一个代郡老妇唤作“玄鸟转世”——因为他眼角的泪痣,与代郡图腾上的神鸟眼睛一模一样。
“准《吕氏春秋》刊行,”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