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代郡秘辛

关灯
王终于开口,“但《慎战》篇需删去‘降卒可抚’,加‘斩首盈野’的军功例。

    陈墨——”他指了指殿外的雪地,“即日起暂署蜀郡监御史,去都江堰盯着李冰,莫让他把治水变成治民。

    ” 陈墨伏地叩首时,看见吕不韦向他轻轻眨眼。

    相邦袖中的算盘珠子轻响,那是他们约定的暗号——秦王的妥协,正是文明火种潜入蜀地的契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夜,陈墨在驿站整理行装,阿禾忽然从梁上跃下,怀里抱着个朱漆木盒:“吕不韦让我交给你,说是代郡公主的嫁妆。

    ” 盒中躺着半卷《考工记》,字迹竟与陈墨改良秦弩时的手稿如出一辙。

    阿禾指着扉页的玄鸟纹:“代郡王室历来兼修秦赵之术,这卷《考工记》里,藏着能让铁血与文明共生的机关术。

    ” 窗外,咸阳城的雪越下越大,远处的长平战殁者碑已化作模糊的剪影。

    陈墨摸出那块雕花砖残片,“息兵”二字的凹痕里积满了雪,像极了长平战场上未干的泪痕。

     “知道吕不韦为何总拨算盘吗?”阿禾忽然轻笑,“那不是在算账,是在打《赵风》的节拍。

    他说,等天下人都会唱秦歌时,铁血就该铸剑为犁了。

    ” 陈墨望着她发间的玉簪,忽然想起白天朝堂上,嬴政盯着他胎记的眼神——那不是猜忌,而是一种近乎贪婪的认同。

    他知道,自己的血终究要流在大秦的土地上,不是作为赵国余孽,而是作为文明的血脉。

     更深漏尽时,他在《蜀地记》写下:“昭王四十九年冬,墨赴蜀,携代郡《考工记》。

    是日,咸阳雪深三尺,长平碑前有稚子扫雪,曰‘畏秦故杀秦,知秦故亲秦’。

    ”墨迹未干,阿禾递来一块掺着赵国蜂蜜的粟饼,甜味混着雪粒的冰凉,在舌尖化开——那是铁血与文明的滋味,苦涩里藏着回甘。

     驿馆外,更夫的梆子声惊起寒鸦。

    陈墨摸着胸前的胎记,忽然明白吕不韦的算计——当铁血派以为在铲除异己时,文明的种子早已借着他们的刀,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就像这漫天飞雪,看似冻结一切,却在为春天的萌发积蓄力量。

     【第十一章完】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铁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