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沉默的共振

关灯
Ψ符号在起雾的窗玻璃上渐渐模糊,如同一个正在消逝的警告。

    监控屏幕前,林见清和周屿的呼吸几乎同步地凝滞了一瞬。

     “不是孤立事件。

    ”周屿的声音斩断了寂静,他的手指已在键盘上化作虚影。

    校园监控系统的检索界面弹出数十个分屏,时间标记回溯到两周前。

    “图书馆四楼阅览室、第三教学楼楼梯间、甚至体育馆更衣室——所有在深夜时段起雾的玻璃表面,都出现过这个符号。

    ” 画面快速切换,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相同的那只手(有时是右手,有时是左手)书写着相同的Ψ。

    执行者包括张薇,还有另外两个他们从未注意过的陌生面孔——一个总是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生。

    他们如同被上好发条的人偶,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重复着这无声的仪式。

     “三个触发点。

    ”周屿调出校园地图,将出现符号的位置标记出来,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将校园的核心区域笼罩其中。

    “信号发射器可能就藏在这三个区域的某个角落,协同工作,形成一个覆盖性的诱导场。

    ” “他们在标记什么?”林见清盯着地图,感到一种被无形之网笼罩的窒息感。

    陈默(或者他的继承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实验品”,他在批量“生产”这种被引导的行为。

     “或者,是在校准什么。

    ”周屿的目光锐利,“这些地点,加上张薇她们,可能都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找到信号源,立刻。

    ” 深夜,十一点四十五分。

     图书馆四楼阅览室已空无一人。

    惨白的节能灯照亮着排列整齐的书架和长桌,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和灰尘的味道。

    周屿手持一个改装过的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波形随着他的移动细微地变化着。

    林见清跟在他身后,感官提升到极致,留意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分析仪突然发出轻微的“嘀嘀”声,屏幕上一个原本平缓的波形陡然凸起。

     “这里。

    ”周屿在一排摆放着过期学术期刊的书架前停下。

    他蹲下身,指尖拂过书架底层一个不起眼的、布满灰尘的金属挡板。

    分析仪贴近时,蜂鸣声变得急促。

     林见清递给他一把小巧的螺丝刀。

    周屿动作熟练地卸下四角的螺丝,金属挡板被取下。

    后面不是墙壁,而是一个嵌入式的、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装置,一根几乎看不见的细线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