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告别练习与语言“创造”

关灯
自打祭祀那天出了点小变故后,马骥心里头莫名就冒出个预感:自己在这个时代待不了多久了。

    胸前那个山歌挂坠,也跟揣了颗小太阳似的,隐隐在攒着什么能量。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离愁,就跟傍晚的雾气似的,悄悄裹住了他。

    瞧瞧身边那间熟得不能再熟的茅屋、总烧得暖烘烘的篝火,尤其是那群虽难沟通却共过患难的“原始伙伴”——少昊、巫咸,就连以前总觉得他怪模怪样的族人们,这会儿看在眼里都格外亲。

     他琢磨着,总得干点什么留个念想,就算是提前练练告别也好。

     思来想去,最好的法子莫过于语言了。

    他盼着自己教的词能像种子似的,在这个时空里慢慢发个芽? 于是他拽住少昊,一场“史前最难语言课”就这么开讲了。

    他指着自己:“马骥。

    ”少昊跟着学:“马~奇~”(尾音拐得跟山间小路似的,却透着股使劲儿的认真)。

    马骥赶紧点头:“对!就是马骥!”接着又指向少昊:“少昊。

    ”少昊立马点头,这俩字他熟。

     等马骥指着头顶:“Sky……呃,天!”少昊抬头瞅了瞅,一脸迷茫:“帝车?”(合着他满脑子就记着北斗七星那茬)。

    马骥赶紧摆手:“不不不!是整个头顶上那片蓝盈盈的,不管有没有星星月亮,都叫天!”少昊眨了眨眼,似懂非懂地跟着念:“……天?”马骥当场竖大拇指!成了!第一个词拿下! 他又指向火堆:“Fire!火!”少昊秒接:“火!”(这词人家本来就有,答得那叫一个利索)。

    之后马骥又教“水”“山”“太阳”“月亮”,少昊学得格外上心,就是发音总带着股原始“口音”,听得马骥一边憋笑一边心里发暖——这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