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汉赋何为?赋一篇《上林苑火锅颂》
关灯
小
中
大
乐府里除了乐师,还常来些文人墨客——他们是给乐府新曲写词的“作手”,其中不少人专攻汉赋,每次聚在院子里,总爱高声吟诵自己的新作,辞藻堆得像小山,听得马骥脑壳疼。
这天午后,马骥刚在院子里晒完太阳,就听见一阵抑扬顿挫的吟诵声:“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璧珰,辇道纚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 他循声走去,只见两个穿锦袍的文人正站在石榴树下,手里捧着竹简,摇头晃脑地吟诵,周围还围着几个年轻的书吏,听得一脸崇拜。
马骥凑过去,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只听懂了“上林苑里宫殿多、道路长”,剩下的全是生僻字,什么“华榱璧珰”“步櫩周流”,根本不知道在说啥。
“好家伙,”马骥小声嘀咕,“这写赋跟炫技似的,得背多少字典才能凑这么多形容词?高考作文要是这么写,阅卷老师不得当场懵圈?这不就是高级版‘夸夸群’文案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被其中一个文人听了去。
那文人约莫三十多岁,留着山羊胡,放下竹简,转头看向马骥,眼神里带着几分倨傲:“阁下亦通文赋之道?方才所言,似有不屑之意?” 马骥赶紧摆手:“不敢不敢!我就是觉得…两位先生的赋写得好,辞藻华丽,气势足,就是信息量太大,我得慢慢消化。
”他尽量委婉,可话里的“听不懂”还是藏不住。
另一个文人年纪稍长,脾气随和些,笑着说:“阁下是李乐监近日带回来的异人吧?听闻你通音律,还能创出新调,想必也有急才。
我二人刚作完这篇《上林赋》的片段,不如阁下也即兴赋一段,让我等见识见识异域之风?” 马骥心里咯噔一下——赋一段?他连赋的格式都搞不懂,刚才听的那些,只记住了“于是乎
这天午后,马骥刚在院子里晒完太阳,就听见一阵抑扬顿挫的吟诵声:“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璧珰,辇道纚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 他循声走去,只见两个穿锦袍的文人正站在石榴树下,手里捧着竹简,摇头晃脑地吟诵,周围还围着几个年轻的书吏,听得一脸崇拜。
马骥凑过去,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只听懂了“上林苑里宫殿多、道路长”,剩下的全是生僻字,什么“华榱璧珰”“步櫩周流”,根本不知道在说啥。
“好家伙,”马骥小声嘀咕,“这写赋跟炫技似的,得背多少字典才能凑这么多形容词?高考作文要是这么写,阅卷老师不得当场懵圈?这不就是高级版‘夸夸群’文案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被其中一个文人听了去。
那文人约莫三十多岁,留着山羊胡,放下竹简,转头看向马骥,眼神里带着几分倨傲:“阁下亦通文赋之道?方才所言,似有不屑之意?” 马骥赶紧摆手:“不敢不敢!我就是觉得…两位先生的赋写得好,辞藻华丽,气势足,就是信息量太大,我得慢慢消化。
”他尽量委婉,可话里的“听不懂”还是藏不住。
另一个文人年纪稍长,脾气随和些,笑着说:“阁下是李乐监近日带回来的异人吧?听闻你通音律,还能创出新调,想必也有急才。
我二人刚作完这篇《上林赋》的片段,不如阁下也即兴赋一段,让我等见识见识异域之风?” 马骥心里咯噔一下——赋一段?他连赋的格式都搞不懂,刚才听的那些,只记住了“于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