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朝堂辩论

关灯
**三日后,大朝会。

    ** 太和殿内,金碧辉煌,百官肃立。

    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龙椅之上,皇帝萧彻面无表情,目光扫过下方。

     左都御史周廷儒率先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却带着刻意的不满:“陛下!臣弹劾绣衣卫指挥使萧凡!其奉旨北境,本为查案,却行事酷烈,擅权专断!云河镇公审,未经三司,便擅定边将死罪,更以祭奠之名拖延行刑,视朝廷法度如无物!此风一开,国将不国!臣请陛下严惩萧凡,以儆效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紧接着,刑部侍郎钱谦益出列,一脸痛心疾首:“陛下!萧凡在北境,借整肃之名,行杀戮之实!动辄以尚方剑诛杀军官,株连满门!手段残忍,骇人听闻!边军将校,人人自危!长此以往,军心涣散,边关何安?臣恳请陛下,收回萧凡尚方剑,并令三司详查其滥杀之罪!” 随即,几名勋贵和与周、钱二人交好的御史也纷纷出列,言辞激烈,或弹劾萧凡勾结江湖妖女(惊鸿),图谋不轨;或指责他私藏威力巨大的火药配方,恐生祸端;甚至有人含沙射影,暗示他功高震主,有不臣之心!一时间,殿内群情汹汹,矛头直指萧凡,仿佛他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龙椅上的皇帝沉默着,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就在弹劾之声达到顶峰,周廷儒等人脸上隐现得色之时,一个清朗而平静的声音穿透了嘈杂: “陛下,臣萧凡,有本奏。

    ”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队列前方的萧凡身上。

    只见他绯色蟒袍玉带,气度沉凝,缓步出列,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病容,反而神采奕奕,眼神锐利如刀,扫过周廷儒、钱谦益等人,那目光如同实质的寒冰,竟让几个叫嚣得最凶的御史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周大人弹劾本官擅权专断,未经三司定阎刚、赵贲之罪?”萧凡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敢问周大人,北境边关,烽火连天,狄寇压境!阎刚、赵贲通敌卖国,证据确凿!若按部就班,等待三司冗长程序,请问周大人,是等狄寇的铁蹄踏破边关?还是等冯坤的余党将证据销毁殆尽?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本官奉旨持节,有临机专断之权!公审定其罪,是为凝聚军心,震慑宵小!暂缓行刑,是为深挖巨蠹,一网打尽!此乃为国除奸,何错之有?莫非周大人认为,让国贼多活几日,让证据湮灭,让边关沦陷,才符合朝廷法度?!” 字字铿锵,句句诛心!周廷儒被噎得脸色发白,一时语塞。

     萧凡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目光转向钱谦益:“钱大人弹劾本官手段酷烈,滥杀无辜?敢问钱大人,本官所诛何人?云河镇守备府判官李贵,克扣阵亡将士抚恤,中饱私囊,致使孤儿寡母冻饿而死!黑石峪千户孙彪,倒卖军粮与北狄游骑,证据确凿!还有那几位都尉,吃空饷、喝兵血,战时畏敌如虎,闻风而逃!这些蠹虫败类,哪一个不该杀?!北境边防糜烂至此,根源何在?就在这些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蠹虫身上!本官持尚方剑,代天巡狩,诛杀此等国贼,肃清边关积弊!何来滥杀?!钱大人如此悲天悯人,莫非与这些蠹虫有旧?还是觉得,我戍边将士的血泪,不如这些国贼的性命值钱?!” 钱谦益被质问得面红耳赤,冷汗涔涔,指着萧凡:“你…你血口喷人!强词夺理!” 萧凡的言辞犀利如刀,气势如虹,将弹劾一一驳斥得体无完肤!更反戈一击,直指对方结党营私、构陷忠良!殿内一时鸦雀无声,那些附和的勋贵和御史,被萧凡目光扫过,无不心惊胆战,不敢与之对视。

     “陛下!”周廷儒不甘失败,再次出列,抓住最后一点,“纵使萧大人所言有理,但其私藏威力巨大之火药配方,不报朝廷,此乃大忌!此物若流落民间或为敌所用,后果不堪设想!臣请陛下,令萧凡即刻交出配方,由工部军器监统一管辖!”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火药之威,在落鹰峡和狼山口已显露无疑,谁都想掌握这利器。

     萧凡心中冷笑,果然来了!他正要开口,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道青色的身影,沐浴着殿外涌入的天光,缓步踏入这象征着天下最高权力的大殿。

    依旧是青衫素雅,银质面具覆盖了容颜,只露出一双清澈而平静的眸子。

    她手中,托着一个古朴的铜匣。

     满朝文武,或惊骇,或猜疑,或嫉恨,或好奇的目光,如同无数道利箭,射向这个神秘而突兀的身影。

    朝堂的暗流,在这一刻,被彻底引爆,即将掀起滔天巨浪!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喜欢寒甲御天请大家收藏:()寒甲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