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竹木间的巧思,嫂子的留心
关灯
小
中
大
家庭会议那场小小的“风波”过后,苏家的生活节奏似乎并没有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内里却已暗流涌动。
苏明志在父亲苏大山的严令之下,虽然依旧满心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每日跟着苏明德下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要不就是被苏大山赶着去镇上寻些零散的杂工。
只是他那副娇生惯养的身子骨,哪里受得了这般辛苦? 往往是干了半日便叫苦连天,回到家中更是怨声载道,觉得这是苏明理在故意针对他,是全家人都在逼迫他。
对此,苏大山和张氏虽然心中不忍,却也狠下心肠,不再像以前那般轻易纵容。
而苏明理,则在每日刻苦攻读之余,将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他的“开源大计”之中。
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屋角那些被哥哥苏明德砍柴时劈剩下,平日里只配当引火柴的碎竹料和废木头。
这些东西,在旁人眼中一文不值,但在拥有前世记忆和动手能力的苏明理看来,却大有可为。
他记得前世小时候玩过的一些简单却有趣的民间玩具,比如竹蜻蜓、小木陀螺、九连环、鲁班锁的简化版等等。
这些玩具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材料也唾手可得。
若是做得新奇些,或许能吸引村里或镇上孩童的目光,换取些微薄的收入。
说干就干。
苏明理先是从父亲那里讨来了一把用了多年、已经有些卷刃的小柴刀。
随后他又在灶台边寻了块相对平整的磨刀石,仔仔细细地将柴刀打磨锋利。
然后,他便一头扎进了那些竹木之中。
他挑选了一些质地相对细腻、没有太多裂痕的竹筒和木块,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尝试。
制作竹蜻蜓相对简单。
他选取一小段细竹管,用柴刀小心翼翼地削出两片薄薄的、略带弧度的“翅膀”。
然后在中间钻上一个小孔,再用一根更细的竹签穿过,一个简易的竹蜻蜓雏形便出来了。
只是,这看似简单的过程。
对于一个只有七岁、力气和技巧都还不足的孩童而言,却并不容易。
柴刀在他手中显得有些笨重,稍有不慎便会削偏,或者将竹片削裂。
钻孔更是个难题。
他没有合适的工具,只能用柴刀尖一点点地钻、一点点地磨。
往往弄得满头大汗,手指也被磨得生疼。
最初做出来的几个竹蜻蜓,不是翅膀厚薄不均,飞不起来。
就是中心孔洞歪斜,转动不灵。
苏明理并不气馁。
他拥有成年人的耐心和钻研精神,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改进。
他仔细
苏明志在父亲苏大山的严令之下,虽然依旧满心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每日跟着苏明德下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要不就是被苏大山赶着去镇上寻些零散的杂工。
只是他那副娇生惯养的身子骨,哪里受得了这般辛苦? 往往是干了半日便叫苦连天,回到家中更是怨声载道,觉得这是苏明理在故意针对他,是全家人都在逼迫他。
对此,苏大山和张氏虽然心中不忍,却也狠下心肠,不再像以前那般轻易纵容。
而苏明理,则在每日刻苦攻读之余,将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他的“开源大计”之中。
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屋角那些被哥哥苏明德砍柴时劈剩下,平日里只配当引火柴的碎竹料和废木头。
这些东西,在旁人眼中一文不值,但在拥有前世记忆和动手能力的苏明理看来,却大有可为。
他记得前世小时候玩过的一些简单却有趣的民间玩具,比如竹蜻蜓、小木陀螺、九连环、鲁班锁的简化版等等。
这些玩具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材料也唾手可得。
若是做得新奇些,或许能吸引村里或镇上孩童的目光,换取些微薄的收入。
说干就干。
苏明理先是从父亲那里讨来了一把用了多年、已经有些卷刃的小柴刀。
随后他又在灶台边寻了块相对平整的磨刀石,仔仔细细地将柴刀打磨锋利。
然后,他便一头扎进了那些竹木之中。
他挑选了一些质地相对细腻、没有太多裂痕的竹筒和木块,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尝试。
制作竹蜻蜓相对简单。
他选取一小段细竹管,用柴刀小心翼翼地削出两片薄薄的、略带弧度的“翅膀”。
然后在中间钻上一个小孔,再用一根更细的竹签穿过,一个简易的竹蜻蜓雏形便出来了。
只是,这看似简单的过程。
对于一个只有七岁、力气和技巧都还不足的孩童而言,却并不容易。
柴刀在他手中显得有些笨重,稍有不慎便会削偏,或者将竹片削裂。
钻孔更是个难题。
他没有合适的工具,只能用柴刀尖一点点地钻、一点点地磨。
往往弄得满头大汗,手指也被磨得生疼。
最初做出来的几个竹蜻蜓,不是翅膀厚薄不均,飞不起来。
就是中心孔洞歪斜,转动不灵。
苏明理并不气馁。
他拥有成年人的耐心和钻研精神,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改进。
他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