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契约已成,食言者当受。。

关灯
灶房飘来的炖鸡香气,早在半个时辰前就勾得人坐不住。

    陈小九帮刘伯挪开椅子时,老人的喉结明显动了动,眼睛直勾勾盯着屋正中的方桌——那只粗瓷大碗里,整鸡卧在浓稠的汤汁里,油花浮在表面,映着梁上悬着的灯笼,晃出细碎的金斑。

     “张老爷忒客气了,不过是做点糖,还杀了只鸡。

    ”刘伯搓着手,指尖在棉袄上蹭出淡淡的白痕。

    这几日在张府后院忙活,顿顿都是白米白面,偶尔还有肉,他腰间的旧布带都松了两个扣。

     “尝尝。

    ”陈小九夹起个鸡翅膀,刚要递过去,却见老人的手抖了一下,鸡肉“啪嗒”掉在碗里,溅起的汤汁烫得他慌忙缩手,手背顿时红了一片。

     “哎哟!”刘伯龇牙咧嘴地甩手,见陈小九正瞧着他笑,老脸一红,“这……这鸡太滑了。

    ” “慢着点,”陈小九重新夹起鸡翅,塞进他碗里,“反正今晚住这儿,没人跟您抢。

    ”自己则扒了口饭,米粒混着鸡汤的鲜香在舌尖散开,比李家村的杂粮饼不知细腻多少。

     刘伯这才小心翼翼地咬了口鸡肉,酥烂的肉汁瞬间在嘴里爆开,他眯起眼叹气:“活了四十来年,头回知道鸡能炖得这么香。

    ”连骨头缝里都浸着味儿,他舍不得吐,用牙一点点把骨头上的肉丝刮干净,连指缝沾着的油星都要舔舔。

     饭后在廊下消了食,管家就提着盏灯笼来了,说张老爷在书房候着。

    两人跟着他穿过月亮门,廊下的腊梅开得正盛,花瓣上凝着层薄霜,香气清冽,混着远处厨房飘来的烟火气,倒比客栈的熏香更让人舒坦。

     书房里的檀香比白日浓了些,张万堂正坐在铺着软垫的矮榻上,手里转着个墨玉扳指,见他们进来,笑着往对面的矮榻一指:“坐,尝尝小丫头煮的茶。

    ” 陈小九捧着茶碗暖手,轻抿了一口,眼睛有点直,这是茶?咸味和些许辣味在口中弥漫开来。

    不过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现在陆羽茶经还没影子呢,唐朝人就好这口味。

    随即目光落看向了张老爷。

     “今儿的雪酿糖,我已经挑了十斤,让伙计明儿先骑马送长安。

    ”张万堂呷了口茶,喉结滚动,“我那表兄在吏部,身边总围着些同僚,让他们先尝尝鲜,过几日凑齐了绸缎茶叶,再把剩下的送去。

    ” “张老爷考虑得周全。

    ”陈小九应道。

     “那我们说正事。

    ”张万堂把扳指往桌上一放,冲外间喊了声“老李”。

    叫老李的估计就是账房先生,应声进来,手里捧着个红木盘,红布包就摆在中央。

    他将木盘推到桌中央,“哗啦”一声掀开红布——一大块银饼子旁边三块小银饼,旁边还放着几串铜钱,红绳捆得紧实,沉甸甸压得木盘微微发颤。

     “小师父共做了五十四斤雪酿糖,按约定的二百五十文一斤算,共计一万三千五百文。

    ”李账房看来算数还可以“折算成十三两银饼子,余下五百文换成散钱,您过目。

    ” 刘伯的呼吸猛地顿了顿,眼睛瞪得像铜铃。

    他年轻时在县城当学徒,一年工钱才一贯,十两银子够寻常人家买两亩好地,安安分分过三年。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仿佛那银子已经揣在了身上。

     陈小九拿起块银饼子,入手冰凉,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边缘,露出里面雪白的银质,没有掺铅的发黑痕迹。

    “张老爷办事敞亮,不用数了。

    ”他把银饼子放回木盘,推到刘伯面前,“您收着。

    ” “你收,你收。

    ”刘伯慌忙摆手,手背上的青筋都蹦了起来,“我老眼昏花,别弄丢了。

    ” 张万堂看得笑了,墨玉扳指在指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