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风箱做成了

关灯
柳师傅的手攥着陈小九的胳膊,他嘴唇微张,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才艰难地挤出话来:“小师父,您这风箱的法子,实实在在能拯救不少手艺人的生计啊。

    我柳某人打了一辈子的木匠活,向来最敬重有真本事的人。

    您这手艺,我一心想着学习,更想将它传承下去……” 话到嘴边,却又戛然而止。

    他的眼神先是飘向杨师傅,而后落回到陈小九身上时,多了几分尴尬与局促。

    杨师傅在一旁瞧着,瞬间明白了柳师傅的心思——这柳木匠,竟是想拜师学艺!可柳师傅已然三十好几,下巴上的胡茬都隐隐泛白,而陈小九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年,脸上还透着未脱的青涩,这拜师的场景,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别扭劲儿。

     柳师傅深吸一口气,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往后退了半步,双手自然垂于身侧,竟当真摆出了要行拜师礼的架势。

    “小师父,我心里清楚,自己年纪比您大上许多,按常理不该拜您这么年轻的人为师。

    但手艺这东西,无关年纪,只看谁真正有本事。

    您能想出如此精巧的风箱设计,那便是有大本事之人,我拜您为师,绝不吃亏!” 陈小九见状,赶忙上前一步,用力扶住柳师傅的胳膊,阻拦道:“柳师傅,您这可万万使不得!我不过是提了个法子,根本算不上什么真本事,更担当不起您的拜师大礼。

    况且,我只是会画图,于木匠一道,我是一窍不通,说不得很多事我还得请教你呢。

    ”此刻,陈小九心中暗自犯嘀咕,柳师傅的年纪都能当自己的父亲了,若是真收下个徒弟,传扬出去难免遭人非议。

    可若是直接拒绝,又怕伤了柳师傅的一片真心,毕竟柳师傅对这风箱是真的上心。

     刘伯在一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轻咳一声,走上前来打圆场:“柳师傅,小九说得在理,这拜师礼确实不合适。

    不过您的心意,我们都能理解。

    如今这世道,好手艺愈发难寻,您想学好这风箱的工艺并传承下去,这是大好事。

    只是这拜师的规矩,得灵活变通,不能拘泥于老一套。

    ” 柳师傅眼中一亮,看向刘伯急切地问道:“刘伯,您有主意?快说说,只要能学到手艺,怎么安排都行!” 刘伯伸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微微一笑道:“依我看呐,不妨不叫拜师,改叫‘认个手艺引路人’。

    小九年纪尚小,担不起‘师父’这个称呼,柳师傅您也无需行那拜师礼。

    就当作是小九帮您琢磨透这风箱手艺,日后您要是在其他木匠活上遇到难题,也能与小九交流探讨,相互学习,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杨师傅在一旁赶忙点头附和:“没错啊柳老哥!刘伯这主意妙极了!您和小师父相互学习,既不违背规矩,又能将这好手艺传承下去,再好不过啦!” 柳师傅思索片刻,觉得刘伯所言甚是在理。

    他看向陈小九,眼神中满是诚恳:“小师父,那我就听刘伯的,往后您便是我这风箱手艺的引路人。

    倘若您在木匠活方面有任何需要帮忙之处,尽管开口,我柳某人要是有一丝犹豫,那我就不姓柳!” 陈小九笑着点头回应:“柳师傅,您太客气了。

    咱们相互学习,若这风箱能做得精良,帮助到更多手艺人,那才是真正的幸事。

    ” 柳师傅这才如释重负,脸上绽放出笑容。

    他转身走到铺子角落,拖出一个小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静静躺着一辆小独轮车。

    “小师父,这是我年轻时亲手制作的一个独轮车模型,虽说并非什么贵重之物,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您务必收下,权当是咱们相互学习的一个念想。

    ” 陈小九接过盒子拿出独轮车,这小车只有巴掌大小,从这精致的做工便能看出柳师傅制作时倾注了诸多心血。

    “柳师傅,感谢您的小车,我定会好好珍藏。

    ” 柳师傅又与陈小九详细探讨了风箱的一些细节,诸如风囊的牛皮该选用何种质地,连杆的角度该如何精准调整,这才将陈小九和刘伯送至铺子门口。

    “小师父,刘伯,老杨,三日后你们再来,我保证将风箱的木架打造完成,届时咱们再一同研究风囊安装的相关事宜!” 陈小九和刘伯应下后,转身朝着张家走去。

    路上,刘伯笑着对陈小九说道:“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