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小
中
大
林冲会意,一脚踹向高俅膝窝,钢刀高举。
高俅哀嚎着跪倒在地,浑身颤抖不止:柴公子饶命!林教头饶命啊!宿太尉救命! 昔日趾高气扬的高太尉,此刻在死亡威胁下丑态百出。
高俅狗贼!得势时欺压良善,失势时摇尾乞怜!早知今日,当初在汴梁街头就该结果了你!也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百姓被你害得家破人亡!让你活到今天,是我王进的过错! 一声怒喝传来,只见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壮汉飞起一脚,高俅腿骨应声而断,当场昏死过去。
这壮汉自报家门,竟是当年在汴梁街头痛打高俅的王进! 这位名震天下的好汉,曾让高俅颜面尽失。
后来为躲避报复离开汴梁,在史家庄收史进为徒,传授武艺后便销声匿迹,令史进遍寻不得。
久未露面的王进,竟在梁山现身! 明眼人一看便知,王进此番出现,必与柴皓脱不了干系。
原来王进早已投效柴皓,成为柴氏家将,只因隐藏得当,外人无从知晓。
柴皓不仅收服了王进,更将史文恭也招至麾下。
他还在柴氏数万庄户中,精选出八百名世代效忠的勇猛少年,由王进和史文恭担任教头,日夜操练刀枪棍棒、骑射功夫。
这支人马完全仿照汉武帝时期霍去病统领的羽林少年组建,号称柴氏羽林军。
早在投奔梁山前,这支精锐就已秘密组建,只因柴皓行事隐秘,外界毫不知情。
此番柴皓赴汴梁擒拿高俅,正是由王进、史文恭率领八百羽林少年随行护卫。
这也是柴皓敢闯龙潭虎穴的底气所在。
师父!真是您老人家! 九纹龙史进喜出望外,快步上前跪拜:当年遍寻不着,不想今日还能再见恩师! 王进扶起爱徒,颔首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柴家庄追随公子,躲避高俅追捕。
如今高俅伏诛,终于不必隐姓埋名。
你我师徒,正好一同辅佐公子。
史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师父早已效忠柴大官人。
眼见王进、武松、鲁智深等好汉都奉柴皓为主,史进更是死心塌地追随。
此时高俅被冷水泼醒,浑身颤抖不止,既因伤痛,更因恐惧。
对面宋江见状,终于按捺不住:柴皓!杀害当朝太尉,你可知道后果?你不想招安也就罢了,为何要害得梁山招安的弟兄们陪葬? 宋公明此言差矣!柴皓冷笑道,我杀高俅,既是为你们送行,更是保护招安的弟兄。
若不除高俅,即便你们招安,这厮也会百般加害。
如今高俅死在梁山,蔡京、童贯之流想动招安的弟兄,就得先掂量掂量! 我既能从汴梁绑来高太尉,就能把蔡太师也请来!只要我和不愿招安的弟兄还在梁山,就如利剑悬顶,朝廷就不敢明目张胆招安的弟兄! 宋公明若要保高俅,反倒让奸佞以为梁山好欺负,到时候招安的弟兄岂非任人宰割? 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宋江面红耳赤。
卢俊义等人则
高俅哀嚎着跪倒在地,浑身颤抖不止:柴公子饶命!林教头饶命啊!宿太尉救命! 昔日趾高气扬的高太尉,此刻在死亡威胁下丑态百出。
高俅狗贼!得势时欺压良善,失势时摇尾乞怜!早知今日,当初在汴梁街头就该结果了你!也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百姓被你害得家破人亡!让你活到今天,是我王进的过错! 一声怒喝传来,只见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壮汉飞起一脚,高俅腿骨应声而断,当场昏死过去。
这壮汉自报家门,竟是当年在汴梁街头痛打高俅的王进! 这位名震天下的好汉,曾让高俅颜面尽失。
后来为躲避报复离开汴梁,在史家庄收史进为徒,传授武艺后便销声匿迹,令史进遍寻不得。
久未露面的王进,竟在梁山现身! 明眼人一看便知,王进此番出现,必与柴皓脱不了干系。
原来王进早已投效柴皓,成为柴氏家将,只因隐藏得当,外人无从知晓。
柴皓不仅收服了王进,更将史文恭也招至麾下。
他还在柴氏数万庄户中,精选出八百名世代效忠的勇猛少年,由王进和史文恭担任教头,日夜操练刀枪棍棒、骑射功夫。
这支人马完全仿照汉武帝时期霍去病统领的羽林少年组建,号称柴氏羽林军。
早在投奔梁山前,这支精锐就已秘密组建,只因柴皓行事隐秘,外界毫不知情。
此番柴皓赴汴梁擒拿高俅,正是由王进、史文恭率领八百羽林少年随行护卫。
这也是柴皓敢闯龙潭虎穴的底气所在。
师父!真是您老人家! 九纹龙史进喜出望外,快步上前跪拜:当年遍寻不着,不想今日还能再见恩师! 王进扶起爱徒,颔首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柴家庄追随公子,躲避高俅追捕。
如今高俅伏诛,终于不必隐姓埋名。
你我师徒,正好一同辅佐公子。
史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师父早已效忠柴大官人。
眼见王进、武松、鲁智深等好汉都奉柴皓为主,史进更是死心塌地追随。
此时高俅被冷水泼醒,浑身颤抖不止,既因伤痛,更因恐惧。
对面宋江见状,终于按捺不住:柴皓!杀害当朝太尉,你可知道后果?你不想招安也就罢了,为何要害得梁山招安的弟兄们陪葬? 宋公明此言差矣!柴皓冷笑道,我杀高俅,既是为你们送行,更是保护招安的弟兄。
若不除高俅,即便你们招安,这厮也会百般加害。
如今高俅死在梁山,蔡京、童贯之流想动招安的弟兄,就得先掂量掂量! 我既能从汴梁绑来高太尉,就能把蔡太师也请来!只要我和不愿招安的弟兄还在梁山,就如利剑悬顶,朝廷就不敢明目张胆招安的弟兄! 宋公明若要保高俅,反倒让奸佞以为梁山好欺负,到时候招安的弟兄岂非任人宰割? 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宋江面红耳赤。
卢俊义等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