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可若他敢称王称帝,大宋即便倾尽国力也要与其死战到底! 时文彬不敢多言,只得苦着脸哀求:求柴王给郓城百姓留条活路... 柴皓看着快要急哭的知县,摆手笑道:郓城百姓安居乐业,何须谈什么活路?倒是可以给时知县指条明路。

     时文彬连忙躬身:请柴王指点。

     柴皓轻拍他颈间官印:继续戴着这官印,安心做你的郓城知县。

    我会派几人辅佐你,不仅要管县城,连城外民政赋税也交你打理。

    只要朝廷不罢你的官,你便仍是朝廷命官——当然,赋税是交不到朝廷了。

     这番话让时文彬浑身一颤,顿时明白这位头号反贼的用意:是要他以朝廷知县之名,行效忠反贼之实! 这不就是变相从贼吗? 自幼饱读圣贤书的时文彬本要断然拒绝,可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

     他想到柴皓的身世,乃是前朝皇室正统血脉,按正统而言,是赵家夺取了柴氏江山,柴皓起兵反宋,名正言顺,是复兴祖业! 大宋表面繁华,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基早已腐朽。

     时文彬即便留在朝中,不被问罪,也难获重用。

     倘若柴皓真能夺取天下,他时文彬便是从龙之臣! 纵使不能位列三公,至少能主政一方,施展抱负,在史册上留下清名。

     时文彬年方三十有余,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岂能为愚忠所困,随这腐朽王朝一同沉沦? 况且柴皓已为他安排后路,虽实为柴皓效力,名义上仍是大宋官员。

     时文彬深呼一口气,真心实意地向柴皓躬身行礼:下官谨遵柴王之命! 这一声,虽未称臣,却已表明心迹。

     柴皓满意颔首:时知县且去,辅佐之人随后便到。

    用心办事,前途无量! 时文彬行礼告退,随朱贵下山而去。

     这位郓城县令来时忧心忡忡,下山时却豁然开朗,神采飞扬! 一个在大宋体制内郁郁不得志的能吏,竟在反王柴皓麾下重焕生机! 柴皓虽未正式称王,但从其部属的精神面貌,已能窥见新朝气象! 望着时文彬挺直腰杆远去的背影,柴皓不禁莞尔:楚材晋用。

    若宋廷能重用如时文彬这般人才,朝堂怎会被蔡京、王黼等奸佞把持?江南又怎会生出方腊之乱? 话音未落,朱贵去而复返。

     这次身后跟着一男一女。

     庞万春携小妹庞秋霞,奉江南圣公皇帝之命,特来拜见柴王! 二人齐声行礼。

     他们口中的圣公皇帝,正是方腊。

     看着眼前兄妹,柴皓暗自失笑。

     刚提及方腊,其使者便至,还是故人。

     这缘分,当真奇妙。

     这一日不知是何吉日,短短半日之内,梁山便迎来三路访客:济州等地乡绅父老、郓城县令时文彬,以及江南圣公方腊派来的庞氏兄妹。

     庞家兄妹远道而来,必是提前多日从江南启程,方能在此刻抵达。

     柴皓朗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