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杨家岂会甘心沉寂? 杨修参与嗣子之争扶持曹植,正是杨彪与几位族同商议的结果。

     若曹植得势,杨家必将重振门楣,即便不能登顶世家之首,也必能跻身前列。

     可若此时退出嗣子之争,待新主上位,杨家恐怕又将沦为边缘。

     一两代人被冷落,以杨家的根基尚可忍耐,但若长久如此,衰败终难避免。

     世家之争向来残酷,谁不想踩着杨家往上爬? 杨彪望向儿子,长叹一声:“修儿,你追随子建公子多时,可曾看出他真是丞相属意的继承人?” 面对父亲的质问,杨修罕见地沉默了。

     曹植的才华毋庸置疑,但论及权谋机变……只能说尚显稚嫩。

     …… “父亲,子建公子只是年少,心思未及深沉。

    假以时日,必能沉稳起来。

    ” 杨修仍在强辩,试图掩饰曹植在政治上的不足。

     然而。

     姜终究是老的辣。

     杨彪轻蔑一笑,摇头道: 修儿,曹丕与曹植年岁相差无几。

     为何曹丕行事远比曹植稳重? 即便是三年前的曹丕,也比现在的曹植强得多。

     此言一出。

     杨修顿时语塞。

     可以说曹丕心机深沉。

     可以说曹丕心胸狭隘。

     但不能否认的是。

     在继承人之争中,曹丕确实比曹植更胜一筹。

     见杨修沉默,杨彪继续道: 以曹植这般能耐,如何能胜过曹丕? 所幸。

     曹丕也并非完美的继承人。

     他善于隐忍,却缺乏霸气。

     没有这份霸气,注定他永远达不到其父的魄力。

     杨彪这番话令杨修震惊不已。

     他原以为父亲年迈,早已退出朝堂纷争。

     现在看来。

     父亲的见识远胜自己千百倍! 杨修不禁疑惑道: 父亲既然早知曹植不如曹丕... 为何当初不阻止我辅佐曹植? 杨彪叹息摇头。

     儿子还是太过稚嫩。

     今日必须将其中利害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