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小
中
大
否则。
类似之事再发生。
杨家必将陷入危局。
修儿,曹丕身边早有陈群、司马懿等人辅佐。
荀彧之侄荀骞也与曹丕交好。
若我杨家投靠曹丕。
即便曹丕得胜,我杨家又能得到什么? 曹植虽不及曹丕。
但他若胜出,我杨家必将获益良多。
可是... “修儿,你要记住。
” “除了曹丕和曹植之外。
” “我们杨家,如今有了新的选择。
” “曹舒与曹丕父子,并非同心。
” “丞相格外器重曹舒。
” “此子智谋过人,更有丞相的王者之风。
” “若丞相最终选定曹舒为继任者。
” “曹丕和曹植,又当如何自处?” “咚!” 杨修的心猛然一颤。
这次经历让他深刻领悟,绝不能轻易触怒曹舒这个煞星。
得罪曹丕或许无碍。
因其尚无力报复杨家。
但若惹恼曹舒。
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明白! 至今他仍想不通,曹舒为何能料敌机先。
望着父亲杨彪沧桑的目光。
杨修满心悔恨。
因自己的大意。
令父亲与家族蒙受损失。
这一刻,他仿佛突然成熟了。
平复心绪后,他恭敬请教: “父亲,孩儿此番得罪曹舒太甚。
” “该如何补救?” 杨彪欣慰颔首。
儿子能审时度势,便还有转圜余地。
“半月后,你亲自携厚礼登门致歉。
” “无论舒公子如何言语,都不可动怒。
” “至于曹植那边,不必多虑。
” “丞相不会让曹丕独大。
” “很快便会重新扶持曹植。
” “但我杨家不宜再追随曹植。
” “否则他日曹植落败,我族恐难脱身。
” 杨彪谆谆告诫。
言毕,他神色更显苍老。
历经汉末风云变幻。
从桓灵末世到天下三分。
他深知站队关乎存亡。
“父亲教
类似之事再发生。
杨家必将陷入危局。
修儿,曹丕身边早有陈群、司马懿等人辅佐。
荀彧之侄荀骞也与曹丕交好。
若我杨家投靠曹丕。
即便曹丕得胜,我杨家又能得到什么? 曹植虽不及曹丕。
但他若胜出,我杨家必将获益良多。
可是... “修儿,你要记住。
” “除了曹丕和曹植之外。
” “我们杨家,如今有了新的选择。
” “曹舒与曹丕父子,并非同心。
” “丞相格外器重曹舒。
” “此子智谋过人,更有丞相的王者之风。
” “若丞相最终选定曹舒为继任者。
” “曹丕和曹植,又当如何自处?” “咚!” 杨修的心猛然一颤。
这次经历让他深刻领悟,绝不能轻易触怒曹舒这个煞星。
得罪曹丕或许无碍。
因其尚无力报复杨家。
但若惹恼曹舒。
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明白! 至今他仍想不通,曹舒为何能料敌机先。
望着父亲杨彪沧桑的目光。
杨修满心悔恨。
因自己的大意。
令父亲与家族蒙受损失。
这一刻,他仿佛突然成熟了。
平复心绪后,他恭敬请教: “父亲,孩儿此番得罪曹舒太甚。
” “该如何补救?” 杨彪欣慰颔首。
儿子能审时度势,便还有转圜余地。
“半月后,你亲自携厚礼登门致歉。
” “无论舒公子如何言语,都不可动怒。
” “至于曹植那边,不必多虑。
” “丞相不会让曹丕独大。
” “很快便会重新扶持曹植。
” “但我杨家不宜再追随曹植。
” “否则他日曹植落败,我族恐难脱身。
” 杨彪谆谆告诫。
言毕,他神色更显苍老。
历经汉末风云变幻。
从桓灵末世到天下三分。
他深知站队关乎存亡。
“父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