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策论惊雷

关灯
雨后的绍兴府衙外墙前,挤满了翘首等待院试放榜的生员。

    沈砚秋站在人群边缘,目光掠过墙上那张尚带湿气的红纸,在第四名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不拔尖,却足够稳妥。

    他唇角微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袖中的手指轻轻捻过那页始终贴身藏着的格斗术残页,冰凉的触感让他因连场博弈而紧绷的心神稍定。

     “沈相公,恭喜了!”几个曾在号舍中对他冷嘲热讽的考生,此刻挤过来拱手,脸上堆着近乎谄媚的笑。

    沈砚秋只略略颔首,目光已越过他们,落在不远处正被几位乡绅簇拥着的主考官李嵩身上。

    李嵩也正看向他,眼神中带着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嘉许。

     这嘉许因何而来,沈砚秋心知肚明。

    三日前,在那间弥漫着墨臭与紧张气息的号舍里,面对“论农商之辩”的题目,他并未如寻常士子般引经据典,空谈重农抑商。

    笔锋落下,直指绍兴棉纺业凋敝之弊——“棉纺兴则农户富,苛捐除则民心安”。

    他甚至冒险,将原主抄书时偶得知的“王老爷家岁入火耗银五千两”这等具体案例,稍作修饰写入了策论。

    那一刻,他赌的是李嵩身为徐光启门生,必有几分经世致用的实心。

     “沈生员。

    ”李嵩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围着的乡绅和考生们自动让开一条路。

    李嵩走到近前,抚须道:“尔之策论,颇有见地。

    望你日后入仕,亦能持此为民之心。

    ”语气温和,却带着官场中人特有的含蓄。

     “学生谨记大人教诲。

    ”沈砚秋躬身行礼,姿态恭谨。

    他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愈发复杂,羡慕、嫉妒,或许还有等着看这位“锐气过盛”的新晋秀才如何跌跤的玩味。

     果然,当夜,庆功的薄酒尚未完全冷却,访客便叩响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来的不是李嵩,也不是道贺的同窗,而是王老爷府上的管家。

    依旧是那身绸衫,依旧是那双透着精明的三角眼,只是此次手中未持棍棒,却托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

     “沈相公,少年得志,可喜可贺。

    ”管家皮笑肉不笑,将布包往桌上一放,银锭碰撞发出闷响,“我家老爷念你寒窗不易,特赠程仪五十两,助你安心备考乡试。

    ” 沈砚秋站着没动,目光扫过那包银子,又落回管家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