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备考风波

关灯
沈砚秋盯着桌上摊开的《春秋》注本,眉峰拧成了结——书页间“齐桓公葵丘会盟”的关键注解不翼而飞,边缘还留着撕扯的毛边。

    他指尖抚过破损处,触感粗粝,心头那股火苗倏地窜起,又被他强行压了下去。

     昨日同窗陈秀才悄悄递话时,他还没太当真。

    此刻亲眼见到这明目张胆的破坏,才知王老爷那边下手之快、之狠。

    乡试在即,这等关乎经义辨析的核心内容缺失,若换个人,怕是真要抓瞎。

     “撕书?倒是省了买凶的钱。

    ”他低笑一声,眼底却无半分笑意。

    窗外,暮色渐沉,将绍兴府学舍的院落染上一层灰翳。

    几个穿着绸衫的生员说笑着走过,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他这边,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沈砚秋阖上注本,指节在粗糙的封面上叩了叩。

    这书是原主省吃俭用买下的旧版,页脚还留着原主密密麻麻的批注,如今却成了别人算计他的工具。

    他起身走到墙边,那里贴着他这几日用炭条画的“经义脉络图”,线条纵横,将《春秋》微言大义与历朝注疏勾连成网。

    现代思维导图的方法,在这备考关头,反倒成了破局的利器。

     “陈兄,”他转向一旁面露忧色的陈秀才,“劳烦你再帮我打听打听,除了撕书,王老爷那边,或者……学政张大人那边,可还有别的动静?”他刻意放缓了语调,最后一个名字咬得轻,却让陈秀才脸色一白。

     陈秀才左右看看,凑近低语:“砚秋兄,慎言!张大人……那边,我爹在学政衙门当差,也是夹着尾巴做人。

    只听说,张大人对‘廪膳银’盯得紧,去年……唉,去年那事,你启蒙先生不就是因为……” 话未说尽,沈砚秋已然明了。

    记忆里,原主的启蒙先生,那位耿直的老秀才,就是因为联名揭发学政张鹤年克扣、甚至贪墨生员廪膳银和赈灾粮,反被安了个“煽动生事”的罪名,革除了功名,郁愤而终。

    原主曾为此奔走呼号,却人微言轻。

    如今这旧账,连同王老爷的新仇,竟一并在乡试前压了过来。

     “廪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