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备考风波

关灯
仅是废置的账本。

    他掏出十文钱放在柜台上,将账册卷入袖中。

     “多谢老丈。

    ” “慢走。

    ”老吏重新低下头,仿佛只是做了一笔寻常生意。

     回到学舍,沈砚秋闩好门,就着渐暗的天光仔细翻阅。

    账册记录的是去年浙江部分州县的廪膳银支用情况,数字混乱,多有涂改,更关键的是,几处应有学政衙门核验印章的地方,竟是空白,或是盖着模糊不清的私章。

    其中一页,记录着拨付给绍兴府学的款项,实发数目与账面数目竟相差近半!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批注,墨色较新:“赈粮折银,另计。

    ” 沈砚秋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就是证据!张鹤年不仅克扣廪膳银,连赈灾粮都敢动手脚!他强压下激动,将关键几页的内容默记于心,又取来纸笔,小心地将格式、数字,连同那行要命的批注,原样摹画下来。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月上中天。

     他吹干墨迹,看着那几页薄纸,仿佛有千钧之重。

    这只是线索,还不足以扳倒一位学政。

    张鹤年在官场经营多年,必有倚仗。

    贸然抛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他将摹画的纸张折好,分开藏匿。

    一份塞进枕芯,一份卷入毛笔的竹管,最后一份,他犹豫片刻,用油纸包了,埋进院角那棵老槐树下的浮土里。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做完这一切,他回到书案前,摊开自己绘制的“经义脉络图”。

    缺失的注解已被他用自己的理解补全,逻辑更显清晰。

    王老爷以为撕书能阻他前程,却不知逼得他走出了更稳的一步。

    而张鹤年那边……他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冷冽。

    这贪腐的证据,就像一枚暗棋,何时落下,落在何处,需得仔细斟酌。

     乡试的考场是明刀明枪,而这考场之外的博弈,才是真正的生死局。

    他深吸一口带着夜露清香的空气,指尖在脉络图上轻轻一点,落在“葵丘会盟,尊王攘夷”八个字上。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