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矩子的谋算与杨修的弄权

关灯
粮价风波初平未几,邺城上空刚刚散去的阴云似乎又重新凝聚起来。

    这一次,不是市井民生的经济难题,而是一桩牵扯权贵、关乎法理人情的棘手案件。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邺城最繁华的玄武大街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匹受惊的骏马狂奔乱窜,马蹄所过之处,摊翻人仰,惊叫连连。

    骑在马上的是一名华服青年,面色惨白,显然已控制不住坐骑。

    最终,在一片惊呼声中,骏马撞翻了一个卖陶器的摊铺,踏伤了一名躲闪不及的老者,方才被闻讯赶来的执金吾兵士制服。

     肇事者被押下马时,犹自叫嚣:“尔等可知我父是谁?竟敢如此无礼!” 待查明身份,执金吾的将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此人竟是太中大夫郑浑之侄郑琪。

    郑浑虽非曹氏嫡系,却是颍川名士,与崔琰、毛玠等清流老臣交往甚密,在朝中颇有声望。

     消息很快传遍了邺城权贵圈,也迅速报到了曹丕和曹植处。

     在曹植府中,这个消息引起了一阵议论。

    杨修闻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临淄侯,此乃天赐良机!”杨修对曹植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兴奋,“郑大夫乃清流领袖,其侄犯法,若依法严惩,必得罪清流一派;若宽纵,则法度荡然。

    两难之间,正需一个巧妙解法。

    ” 曹植蹙眉:“德祖有何高见?” 杨修娓娓道来:“魏公虽重法度,然亦重情义,昔日也曾法外施恩。

    公子可亲自前往探望伤者,代郑家赔付重金,求得谅解。

    然后以此为由,请求从轻发落郑琪——或罚金,或贬为庶人。

    如此,既全了郑大夫颜面,又显公子仁德。

    再将此事稍加渲染,岂不成一桩‘临淄侯仁德感化纨绔’的美谈?” 丁仪在一旁击节称赞:“妙极!如此一来,郑大夫必感念公子恩德,清流一派也会对公子刮目相看。

    ” 曹植闻言,俊朗的脸上露出笑意。

    这个方案既彰显了他的仁慈大度,又能收买人心,确实很合他的心意。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以仁德化解难题,赢得众人喝彩的场景。

     “好!就依德祖之见。

    ”曹植当即命人备车,准备亲往探望伤者。

     与此同时,魏公府偏厅内,气氛却凝重得多。

     曹丕面色沉静地听着汇报,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

    他知道这件事的处理将直接影响他在朝臣心中的形象。

     “重判!”吴质率先开口,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