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丝簏疑云
关灯
小
中
大
建安二十一年的秋雨,淅淅沥沥,未能洗去魏王宫中的肃杀,反添了几分阴冷。
朝会方散,百官心思各异地散去。
司马懿作为新晋的丞相主簿,随曹操返回正殿侧方的值房。
他的位置,恰能窥见殿外廊庑动静。
曹操于御座坐下,看似随意地翻看奏章,但指尖无意识的敲击,显露出他仍在回味朝会上曹丕那番“圣心独断”的奏对。
他忽然抬眼,似笑非笑地瞥了下方的司马懿一眼:“仲达,你以为,子桓今日所言如何?” 司马懿立刻躬身,声音谦卑:“五官中郎将之言,深明大体,恪守臣礼,尽显对大王之忠孝敬畏,臣以为甚是妥当。
” “哦?尽是子桓自己所思?”曹操语气平淡,目光却如鹰隼。
“臣不敢妄测。
中郎将天资聪颖,勤于政务,偶有所得,亦在情理之中。
”司马懿将头埋得更低,滴水不漏。
曹操轻笑一声,不再追问,但那目光中的审视,却沉甸甸地压在了司马懿心头。
他深知,曹操那“甚是妥当”的评价之下,是更深的猜疑。
与此同时,临淄侯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曹植一回府,便愤然将玉冠掷于案上,面色铁青。
“好一个‘圣心独断’!兄长何时变得如此伶牙俐齿,竟能揣摩父亲心思至此?!” 杨修脸色同样难看,屏退左右后,上前低声道:“公子息怒。
五官中郎将今日之言,老辣周全,绝非其平日风格。
修疑心,其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 “高人?还能有谁?无非是那陈群、司马懿之流!”曹植怒道。
“公子,”杨修眼中闪过一丝异光,声音压得更低,“恰才府中眼线有密报传来,道是…昨日傍晚,见到那贬去朝歌的吴质,竟出现在五官中郎将府侧门附近!” “什么?!”曹植猛地转身,“吴质?他无诏岂敢私返邺城?!” “正是!”杨修语气肯定,“眼线报称,一商队骡马驮丝筐行至府侧门,一筐因格外沉重导致驮架失衡侧翻,吴质竟从筐中狼狈跌出,虽其迅速窜入府内,但其形貌已被看清!” 曹植先是一惊,随即狂喜之色涌上脸庞:“天助我也!吴质私返,结交藩王,此乃大忌!若父亲知晓,兄长必受重责!更妙的是,父亲正在疑心兄长背后有人指点,此番正好坐实!那‘高人’,必是此獠无疑!”他越想越兴奋,“快!快请丁仪来!” 片刻后,丁仪匆匆而至。
曹植将事情原委道出,丁仪闻言,抚掌笑道:“此真乃天赐良机!公子放心,仪这便入宫,面见魏王,定要借此良机,一举数得!” 午后不久,丁仪便出现在魏王宫殿外,求见甚急。
司马懿正在值房整理文书,见丁仪面色肃然又隐含一丝得意地被引入曹操书房,心中顿生警惕。
起初,
朝会方散,百官心思各异地散去。
司马懿作为新晋的丞相主簿,随曹操返回正殿侧方的值房。
他的位置,恰能窥见殿外廊庑动静。
曹操于御座坐下,看似随意地翻看奏章,但指尖无意识的敲击,显露出他仍在回味朝会上曹丕那番“圣心独断”的奏对。
他忽然抬眼,似笑非笑地瞥了下方的司马懿一眼:“仲达,你以为,子桓今日所言如何?” 司马懿立刻躬身,声音谦卑:“五官中郎将之言,深明大体,恪守臣礼,尽显对大王之忠孝敬畏,臣以为甚是妥当。
” “哦?尽是子桓自己所思?”曹操语气平淡,目光却如鹰隼。
“臣不敢妄测。
中郎将天资聪颖,勤于政务,偶有所得,亦在情理之中。
”司马懿将头埋得更低,滴水不漏。
曹操轻笑一声,不再追问,但那目光中的审视,却沉甸甸地压在了司马懿心头。
他深知,曹操那“甚是妥当”的评价之下,是更深的猜疑。
与此同时,临淄侯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曹植一回府,便愤然将玉冠掷于案上,面色铁青。
“好一个‘圣心独断’!兄长何时变得如此伶牙俐齿,竟能揣摩父亲心思至此?!” 杨修脸色同样难看,屏退左右后,上前低声道:“公子息怒。
五官中郎将今日之言,老辣周全,绝非其平日风格。
修疑心,其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 “高人?还能有谁?无非是那陈群、司马懿之流!”曹植怒道。
“公子,”杨修眼中闪过一丝异光,声音压得更低,“恰才府中眼线有密报传来,道是…昨日傍晚,见到那贬去朝歌的吴质,竟出现在五官中郎将府侧门附近!” “什么?!”曹植猛地转身,“吴质?他无诏岂敢私返邺城?!” “正是!”杨修语气肯定,“眼线报称,一商队骡马驮丝筐行至府侧门,一筐因格外沉重导致驮架失衡侧翻,吴质竟从筐中狼狈跌出,虽其迅速窜入府内,但其形貌已被看清!” 曹植先是一惊,随即狂喜之色涌上脸庞:“天助我也!吴质私返,结交藩王,此乃大忌!若父亲知晓,兄长必受重责!更妙的是,父亲正在疑心兄长背后有人指点,此番正好坐实!那‘高人’,必是此獠无疑!”他越想越兴奋,“快!快请丁仪来!” 片刻后,丁仪匆匆而至。
曹植将事情原委道出,丁仪闻言,抚掌笑道:“此真乃天赐良机!公子放心,仪这便入宫,面见魏王,定要借此良机,一举数得!” 午后不久,丁仪便出现在魏王宫殿外,求见甚急。
司马懿正在值房整理文书,见丁仪面色肃然又隐含一丝得意地被引入曹操书房,心中顿生警惕。
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