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渠畔闲防,案头细备
关灯
小
中
大
的地图,“先去示范田,再去互助会粮囤,然后是农具检修点,最后去农户家做客,让专员尝尝新蒸的麦饼,更有亲切感。
” 乔郓接过地图,上面的红圈标注清晰,还写着每个点的介绍重点,比如示范田要突出“穗期控旺”,粮囤要讲“防潮技巧”。
“考虑得太周全了,”他笑道,“比我想的还细。
”苏婉脸颊微红,低下头继续整理资料:“我只是觉得,专员看到这些真实的东西,才会真心认可咱们的新政。
以前在苏州,我爹常说,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咱们的新政是为了农户好,不用装样子。
” 乔郓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从认识苏婉到现在,她一直用自己的细心和善良,默默支持着新政,像麦田里的溪水,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一处。
他拿起桌上的农户案例,翻到刘老汉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字道:“你看,刘大叔还画了个小太阳,说新政像太阳一样,照亮了日子。
” 苏婉凑过来看,忍不住笑了:“画得真可爱,等专员来了,让刘大叔亲自给专员讲,肯定比咱们讲得生动。
” 账房里的炭炉虽然熄了,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
周林端着两碗绿豆汤走进来:“郓哥,苏姑娘,伙房煮的,加了冰糖,解解暑。
” 乔郓接过绿豆汤,递给苏婉一碗:“喝吧,忙了一下午,歇会儿。
” 苏婉接过汤碗,轻轻抿了一口,清甜的凉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
窗外传来农户们归家的吆喝声,夹杂着孩童的嬉闹,远处的麦田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光,穗浪翻滚,像一片涌动的海洋。
“明天周铁去东阿县,”乔郓突然开口,“我让他带些新采的麦蓝菜,你不是说能入药吗?让东阿县的农户也采些,既能治病,又能给麦田除草。
” “好啊,”苏婉点头,“我把麦蓝菜的辨认方法写在纸上,让周铁交给李乡绅,免得采错了。
” 两人安静地喝着绿豆汤,偶尔抬头对视一眼,便相视一笑。
没有激烈的对话,没有刻意的迎合,却有着说不出的默契。
乔郓知道,推广专员的到来、周通的试探,都是新政推广路上的小插曲,真正支撑着一切的,是这些平凡而扎实的日常,是农户们的信任,是身边苏婉的陪伴。
夜幕渐渐降临,学堂的灯火一盏盏亮起。
乔郓送苏婉回厢房,月光洒在院子里的药圃上,晒干的草药在竹匾里泛着银光。
“晚上把门窗关好,”乔郓叮嘱道,“周通的人还在附近,虽然不敢乱来,但小心点好。
” “嗯,你也一样,”苏婉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香囊递给乔郓,“这是我用薰衣草和艾叶做的,能安神,你最近整理资料到很晚,睡不好。
” 乔郓接过香囊,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心里满是暖意。
“谢谢你,苏婉。
”他看着她走进厢房,直到房门关上,才转身往自己的住处走。
回到账房,乔郓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资料。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农户案例”的字迹上,刘老汉画的小太阳格外醒目。
他知道,新政推广的路还很长,梁山的威胁也未完全消除,但只要他和苏婉一起,和互助会的每一个人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账房里的灯光亮了很久,照亮了桌上的地图和资料,也照亮了乔郓眼中对未来的期待。
属于他的潜龙之路,在这春末的宁静与忙碌中,又留下了一个温暖而坚实的脚印,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稳步延伸。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 乔郓接过地图,上面的红圈标注清晰,还写着每个点的介绍重点,比如示范田要突出“穗期控旺”,粮囤要讲“防潮技巧”。
“考虑得太周全了,”他笑道,“比我想的还细。
”苏婉脸颊微红,低下头继续整理资料:“我只是觉得,专员看到这些真实的东西,才会真心认可咱们的新政。
以前在苏州,我爹常说,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咱们的新政是为了农户好,不用装样子。
” 乔郓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从认识苏婉到现在,她一直用自己的细心和善良,默默支持着新政,像麦田里的溪水,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一处。
他拿起桌上的农户案例,翻到刘老汉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字道:“你看,刘大叔还画了个小太阳,说新政像太阳一样,照亮了日子。
” 苏婉凑过来看,忍不住笑了:“画得真可爱,等专员来了,让刘大叔亲自给专员讲,肯定比咱们讲得生动。
” 账房里的炭炉虽然熄了,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
周林端着两碗绿豆汤走进来:“郓哥,苏姑娘,伙房煮的,加了冰糖,解解暑。
” 乔郓接过绿豆汤,递给苏婉一碗:“喝吧,忙了一下午,歇会儿。
” 苏婉接过汤碗,轻轻抿了一口,清甜的凉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
窗外传来农户们归家的吆喝声,夹杂着孩童的嬉闹,远处的麦田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光,穗浪翻滚,像一片涌动的海洋。
“明天周铁去东阿县,”乔郓突然开口,“我让他带些新采的麦蓝菜,你不是说能入药吗?让东阿县的农户也采些,既能治病,又能给麦田除草。
” “好啊,”苏婉点头,“我把麦蓝菜的辨认方法写在纸上,让周铁交给李乡绅,免得采错了。
” 两人安静地喝着绿豆汤,偶尔抬头对视一眼,便相视一笑。
没有激烈的对话,没有刻意的迎合,却有着说不出的默契。
乔郓知道,推广专员的到来、周通的试探,都是新政推广路上的小插曲,真正支撑着一切的,是这些平凡而扎实的日常,是农户们的信任,是身边苏婉的陪伴。
夜幕渐渐降临,学堂的灯火一盏盏亮起。
乔郓送苏婉回厢房,月光洒在院子里的药圃上,晒干的草药在竹匾里泛着银光。
“晚上把门窗关好,”乔郓叮嘱道,“周通的人还在附近,虽然不敢乱来,但小心点好。
” “嗯,你也一样,”苏婉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小香囊递给乔郓,“这是我用薰衣草和艾叶做的,能安神,你最近整理资料到很晚,睡不好。
” 乔郓接过香囊,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心里满是暖意。
“谢谢你,苏婉。
”他看着她走进厢房,直到房门关上,才转身往自己的住处走。
回到账房,乔郓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资料。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农户案例”的字迹上,刘老汉画的小太阳格外醒目。
他知道,新政推广的路还很长,梁山的威胁也未完全消除,但只要他和苏婉一起,和互助会的每一个人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账房里的灯光亮了很久,照亮了桌上的地图和资料,也照亮了乔郓眼中对未来的期待。
属于他的潜龙之路,在这春末的宁静与忙碌中,又留下了一个温暖而坚实的脚印,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稳步延伸。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