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涉商途,舌战掌柜

关灯
时间:数日后,清晨 地点:小洼村至县城路上,县城“悦来酒楼”后门 连日来,小洼村河边一派繁忙景象。

    在张圣的指导和分配下,村民们编织了数十个改良地笼,分批下放、收取,鱼获量激增。

    破屋前的空地上,用树枝和旧渔网搭起了简易棚子,里面木盆、瓦罐林立,鲜活的鱼虾在其中游弋翻滚。

     看着这丰硕的成果,村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张圣也越发信服。

    但张圣清楚,这只是第一步。

    如果不能及时将鱼获变现,堆积的鱼虾只会腐烂,大家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铁柱哥,狗儿,收拾一下,随我进城。

    ”张圣招呼道。

    他特意挑选了赵铁柱负责安保和搬运,李狗儿机灵,负责探听消息和打下手。

    三人将最新鲜、品相最好的几十斤鲫鱼、草鱼和河虾装入垫着湿水草的鱼篓和木桶,用湿布盖好,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

     县城名为“高邑”,是渤海郡的一个治所,城墙不高,但人来人往,颇具生气。

    这是张圣穿越后第一次接触这个时代的城市,他仔细观察着街道、商铺和行人的衣着神态,默默收集信息。

     按照之前打听的,他们直奔城里最大的酒楼——“悦来酒楼”后门。

    这里是厨房进货的通道,气味混杂,人来人往。

     一个穿着干净短褂的胖管事正指挥着小厮搬菜,看到三个衣着破旧的庄户人提着鱼篓过来,眉头立刻皱起,挥着手像赶苍蝇一样:“去去去!哪里来的泥腿子,这里是你们来的地方吗?快走!” 李狗儿有些怯,赵铁柱则握紧了扁担,看向张圣。

     张圣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行礼,声音清晰:“这位管事请了。

    我们是小洼村的渔户,今日捕得些新鲜活鱼河虾,特来献给贵店掌柜一看。

    ” 胖管事嗤笑一声:“新鲜?能有多新鲜?我们悦来楼用的都是漳沱河当天现捕的鲜鱼,自有固定的渔户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