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星火奔袭

关灯
整、装备奇特(相较于旧清军)的部队,难民们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有希冀,也有一丝麻木。

     “娘,这些兵……跟以前的不一样哩……”一个被母亲牵着的半大孩子,小声嘀咕道。

     行军是极其艰苦的。

    沉重的装备压得士兵们气喘吁吁,汗水浸湿了内衬,又在寒风中迅速变得冰冷刺骨。

    脚底磨出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但没有人掉队,没有人抱怨。

    教导队时期打下的体能基础和意志锤炼,在此刻发挥了作用。

    军官们与士兵同甘共苦,不时低声鼓励,帮助体力不支的士兵分担部分负重。

     高岩一边行军,大脑一边飞速运转。

    他摊开那张由赵三槐侦察分队提前绘制、不断补充修正的简易地图,与王奎及各营管带商讨着抵达预定战场后的部署。

     “鞍山站地势低平,无险可守,不宜作为主阵地。

    ”高岩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应该设在这里——腾鳌堡!” 他指向地图上太子河西岸的一个小镇标记:“腾鳌堡背靠太子河,堡墙虽旧,但可加固利用。

    堡前地势略有起伏,且有数条干涸的河沟,便于我军设伏和构筑阻击阵地。

    更重要的是,此地是通往牛庄的必经之路之一,日军若想快速西进,必攻此地!” “命令前锋营,抵达腾鳌堡后,立即接管防务,征发民夫,不惜一切代价,抢修工事!以堡墙为核心,向外延伸挖掘三道交错战壕,布置鹿砦、陷坑!炮兵队阵地设在堡后小高地上,测算好射界!” “左翼依托太子河,右翼延伸至那片丘陵地带,构筑侧翼阵地,形成犄角之势!” “骑兵哨继续向东侦察,务必摸清日军前锋的具体兵力、装备和抵达时间!” 他的部署清晰明确,将防御作战的要点——利用地形、纵深配置、火力协同——融入其中。

    王奎等人听得心领神会,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

     经过一天一夜几乎不眠不休的强行军,新军第一标终于如同一条疲惫却依旧保持着战斗姿态的灰色长龙,在次日黄昏,抵达了预定的阻击核心——腾鳌堡。

     此时的腾鳌堡,已是一片风声鹤唳。

    当地守军(一个不足额的旧式营)和百姓听闻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