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星火奔袭

关灯
军令既下,新军第一标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在高岩的意志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没有誓师大会的慷慨激昂,只有各营连军官短促有力的口令声、士兵们奔跑时装备碰撞的铿锵声、以及辎重车队碾过冻土的沉闷声响,在寒冷的夜色中交织成一曲肃杀的行军序曲。

     高岩深知兵贵神速。

    日军主力突破连山关,其兵锋直指鞍山站,留给他的时间窗口极其有限。

    他必须在日军完成对鞍山站的合围、乃至向牛庄推进之前,将部队机动至预定战场,利用地形建立起有效的阻滞防线。

     “传令!全标轻装疾进!除武器弹药、三日口粮及必要工兵器材外,其余辎重一律暂留后队!”高岩的命令冷酷而决绝。

    这意味着士兵们将背负着近四十斤的负重,在严寒中进行一场极限行军。

     “炮兵队,炮轮加挂拖曳索,所有人员,包括军官,轮流协助挽马拖炮!” “骑兵哨前出二十里,广布游骑,侦察敌情、地形,遇小股敌军则歼之,遇大队则速报!” “工兵队,携带架桥器材和爆破工具,随前锋营行动,负责排除障碍,必要时炸毁桥梁、制造泛滥区迟滞敌军!” “各营,以战斗队形行军,保持通讯畅通!” 一道道指令从临时搭建的行军指挥部迅速下达。

    这支经过数月近代化改造的军队,展现出了与旧式清军截然不同的组织度和执行力。

    士兵们虽然对即将到来的恶战心怀忐忑,但长期的严酷训练和铁一般的纪律,让他们下意识地服从命令,快速整队,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沿着被车马碾轧得泥泞不堪的官道,向着东方,滚滚而去。

     高岩身先士卒,没有乘坐马车,而是与步兵一同徒步前行。

    他拒绝了王奎让他骑马的提议,只是沉默地走在队伍的前列,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的道路和两侧的地形。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士气的最大鼓舞。

     时值隆冬,辽东大地天寒地冻,呵气成霜。

    道路两旁是荒芜的田野和凋零的树林,偶尔能看到废弃的村庄,断壁残垣在灰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凄凉。

    逃难百姓扶老携幼、面带惊惶地向西而行,与这支逆着人流东进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这支军容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