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钢铁淬火
关灯
小
中
大
腾鳌堡大捷与巨额缴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先是惊动了辽阳城内的聂士成,随即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关内、向着紫禁城的方向扩散。
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对个别勇士或奇袭战术的惊叹,而是对一支成建制的“新军”竟能正面硬撼日军主力并战而胜之的震撼! 聂士成在接到详细战报与缴获清单时,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将,也禁不住在行辕内来回踱步,抚掌连连称“善”。
他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将捷报与高岩那份条理清晰、着重分析了新式操法与火力运用之利的战况总结,一并上奏朝廷。
奏折中,他毫不吝啬对高岩的褒奖,称其“忠勇智略,迥异流俗,所练新军,已显强军之兆”,并再次强调了“非变法图强,无以御外侮”的观点。
朝堂之上,这份捷报无异于在沉闷的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主战派为之振奋,将其视为局势或有转圜之机的明证;主和派则更加焦躁,唯恐战事延续,损及自身利益;而更多的中间派,则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审慎的目光,打量起这个名叫“高岩”的年轻将领,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新军”模式。
来自光绪帝的嘉奖谕旨和兵部的叙功文书很快下达,对高岩及新军第一标将士褒奖有加,赏赐丰厚。
但更实质性的,是随旨意而来的一道密谕,特许高岩“便宜行事,扩充所部,试行新法,一应事宜,可专折奏报”。
这几乎赋予了高岩在辽东前线一块高度自治的“试验特区”地位。
权柄与名望的提升,并未让高岩有丝毫懈怠。
他深知,腾鳌堡的胜利带有一定的侥幸成分,日军的失败在于轻敌与对新型战术的不适应。
下一次,他们必将以更谨慎、更强大的姿态卷土重来。
而朝廷的嘉奖与期待,既是动力,更是沉甸甸的压力。
他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战役间歇,将新军第一标彻底锤炼成一支从骨子里透着近代化气息的钢铁劲旅。
缴获的装备,便是最好的淬火剂。
首先,是装备的系统性整合与升级。
高岩下令,以缴获的两门完好的七十毫米山炮和那门修复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为核心,正式组建炮兵营。
原炮队队官擢升为管带,下辖三个炮兵连(两个山炮连,一个榴弹炮连)。
不仅补充了炮手,还专门设立了观测班、通讯班和骡马辎重队。
高岩亲自为观测班讲解简易的三角测距法和炮火协同要领,要求他们必须做到“指哪打哪”。
缴获的三挺“歪把子”轻机枪和原有的两挺哈乞开斯重机枪,被统一
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对个别勇士或奇袭战术的惊叹,而是对一支成建制的“新军”竟能正面硬撼日军主力并战而胜之的震撼! 聂士成在接到详细战报与缴获清单时,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将,也禁不住在行辕内来回踱步,抚掌连连称“善”。
他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将捷报与高岩那份条理清晰、着重分析了新式操法与火力运用之利的战况总结,一并上奏朝廷。
奏折中,他毫不吝啬对高岩的褒奖,称其“忠勇智略,迥异流俗,所练新军,已显强军之兆”,并再次强调了“非变法图强,无以御外侮”的观点。
朝堂之上,这份捷报无异于在沉闷的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主战派为之振奋,将其视为局势或有转圜之机的明证;主和派则更加焦躁,唯恐战事延续,损及自身利益;而更多的中间派,则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审慎的目光,打量起这个名叫“高岩”的年轻将领,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新军”模式。
来自光绪帝的嘉奖谕旨和兵部的叙功文书很快下达,对高岩及新军第一标将士褒奖有加,赏赐丰厚。
但更实质性的,是随旨意而来的一道密谕,特许高岩“便宜行事,扩充所部,试行新法,一应事宜,可专折奏报”。
这几乎赋予了高岩在辽东前线一块高度自治的“试验特区”地位。
权柄与名望的提升,并未让高岩有丝毫懈怠。
他深知,腾鳌堡的胜利带有一定的侥幸成分,日军的失败在于轻敌与对新型战术的不适应。
下一次,他们必将以更谨慎、更强大的姿态卷土重来。
而朝廷的嘉奖与期待,既是动力,更是沉甸甸的压力。
他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战役间歇,将新军第一标彻底锤炼成一支从骨子里透着近代化气息的钢铁劲旅。
缴获的装备,便是最好的淬火剂。
首先,是装备的系统性整合与升级。
高岩下令,以缴获的两门完好的七十毫米山炮和那门修复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为核心,正式组建炮兵营。
原炮队队官擢升为管带,下辖三个炮兵连(两个山炮连,一个榴弹炮连)。
不仅补充了炮手,还专门设立了观测班、通讯班和骡马辎重队。
高岩亲自为观测班讲解简易的三角测距法和炮火协同要领,要求他们必须做到“指哪打哪”。
缴获的三挺“歪把子”轻机枪和原有的两挺哈乞开斯重机枪,被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