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破局东向

关灯
通州大营,高岩书房内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

    庙堂的掣肘与明枪暗箭,并未让他乱了方寸,反而如同一块磨刀石,将他本就坚韧的意志砥砺得更加锋锐。

    他深知,在权力与理念的角力中,被动防守只会逐渐失血。

    他必须找到破局之道,一个既能跳出京城是非漩涡,又能继续推进强军大业的方向。

     赵三槐领导的侦察连,如今职能已远超军事侦察。

    他们如同高岩延伸出去的触角,密切关注着朝堂动向、列强反应,乃至各地督抚的立场态度。

    一份份经过筛选、分析的情报,被不断送到高岩的案头。

     “统领,京城传来密报,荣禄等人近日频繁出入颐和园,与内务府那帮人走动甚密。

    似乎在酝酿着什么,目标直指我新军粮饷和军械采买。

    ” “天津方面,李中堂(李鸿章)幕府中人,对我新军似有忌惮,但其麾下淮系将领,亦有对我操法表示兴趣者。

    ” “各国公使馆方面,英法德等国武官,对我南苑演练评价颇高,尤其是炮兵协同与步兵战术,多有探询之意。

    日本使馆则异常沉默,但其浪人、商社活动明显加剧。

    ” 高岩的目光在地图与情报文书间来回移动。

    京畿之地,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掣肘太多,绝非长久立足之地。

    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东方,那片此刻正被战争阴云笼罩,却也潜藏着巨大机遇的土地——山东,以及更远处的朝鲜。

     甲午之殇,如同梦魇般萦绕在他心头。

    他知道,历史的巨轮正滚滚向前,留给这个国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若能提前在山东布局,整军经武,即便无法完全扭转大势,或也可为那场国难,保留一丝元气,甚至创造一线转机。

     一个大胆的、跳出当前政治泥潭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恰在此时,一份来自辽东的紧急军报,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朝堂——日军在朝鲜半岛动作频频,其海军舰队亦在黄海游弋,兵锋直指威海卫、旅顺口!京津震动! “海防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