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破局东向

关灯
!倭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威海卫、旅顺口乃京津门户,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当务之急,须派得力干将,加强沿海防务!” 朝会上,一片惊慌。

    先前攻讦新军“耗费”、“违制”的声音,在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面前,暂时偃旗息鼓。

    此刻,所有人都意识到,需要一支能打仗的军队。

     高岩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连夜奋笔疾书,一份《统筹直东防务,急练新军以备倭疏》被紧急呈递御前。

    在奏疏中,他并未纠缠于京城的是非,而是高屋建瓴,直指当前最大危局。

    他详细分析了日军可能从海上进攻山东,威胁京畿的战略意图,强调山东半岛地势紧要,然现有防务“兵疲器窳,难当大任”。

     “为今之计,唯有以新法速练劲旅,扼守山东要隘,与北洋水师互为犄角,方可保京畿无虞。

    ”高岩在奏疏中提出,“臣请率武卫新军第一镇主力,移防登州(蓬莱),以此为基础,筹建山东新军督练公所,兼辖整顿山东沿海炮台、防营。

    一则可就近震慑倭寇,稳固海防;二则可利用山东地利,扩编新军,以应国难;三则可避开京畿纷扰,专心练兵制器。

    ” 这是一招以退为进,更是直指要害的妙棋。

    将新军调往山东,既符合当前加强海防的迫切需求,让反对者难以驳斥,又使高岩脱离了京城这个权力斗争的中心,获得了一片相对独立、可以大展拳脚的天地。

    登州地处山东半岛北端,与辽东半岛遥遥相望,既是海防前哨,又可作为未来可能的跨海支援的跳板,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奏疏一经呈上,立刻在朝堂引起激烈争论。

     后党及守旧派虽不情愿让高岩手握重兵远离中枢,但面对严峻的海防形势和“保全京畿”的大义名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对。

    若强行阻拦,一旦海防有失,他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帝党官员则全力支持,认为此乃“老成谋国之道”,既可解眼前危局,又能为长远自强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