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风声鹤唳,囤货忙
关灯
小
中
大
动,不知是睡熟了,还是仅仅因为寒冷和恐惧而失去了哭闹的力气。
他的面前放了一个缺了口的粗花瓷碗,碗里零星的放着几个一分,两分的钱币。
陈孝斌不忍心看到这一幕,他摸出一张两角的纸票子,弯下腰,放进了碗里。
他看见男人那空洞的眼里突然有了光,“谢谢,谢谢,好人,好人啊!” “南京危险了,快守不住了。
”不知谁带来了这个坏消息。
陈孝斌赶忙起身,匆匆向南走,他要快点去接英子。
南门口过往的人也多了起来,陈孝斌随着人流出了城,迅速踏上了去英子家的路。
涌入城内的难民日益增多。
他们拖家带口,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挤满了城门附近的破旧庙宇、废弃院落,甚至街角屋檐下,给这座原本还算平静的小县城蒙上了一层沉重而不安的阴影。
难民的潮涌,意外地让孝兰和陈勇开的杂货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生意。
往日里稀松平常的米面粮油、盐巴蜡烛,乃至针线布料、锅碗瓢盆,如今都成了紧俏货。
“老板!给我来两袋大米!” “还有我!大米!有没有大米?再来两桶油!” “盐!盐还有吗?给我来十袋!” 还没走近杂货铺,震耳欲聋的嘈杂声就已经扑面而来。
小小的店铺里人头攒动,简直像个被捅了的马蜂窝。
狭窄的过道里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像疯了一样购买东西。
临时搭的摆货架子被挤得东倒西歪,上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被翻得乱七八糟,有的甚至直接掉在了地上,被人踩来踩去。
此刻,孝兰和丈夫陈勇忙得焦头烂额。
孝兰一边扯着嗓子喊:“大家别急!都有!都有!排好队!”一边在柜台后麻利地收钱、招呼,脸上虽带着几分疲惫,眼神里却有着一丝因生意兴隆而暂时忘却周遭忧虑的复杂光芒。
但她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人群的嘈杂声中。
刘勇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汗流浃背地搬货,一边不停地打着算盘算着账,动作快得像个陀螺,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淌,浸湿了他的衬衫领口。
英子爹娘和孝斌娘也在一旁帮忙,手忙脚乱地给顾客找零、装袋,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写满了焦急与无耐。
他们知道,这“火爆”的背后,是多少人家的惶恐与无奈。
一个衣着破旧、头
他的面前放了一个缺了口的粗花瓷碗,碗里零星的放着几个一分,两分的钱币。
陈孝斌不忍心看到这一幕,他摸出一张两角的纸票子,弯下腰,放进了碗里。
他看见男人那空洞的眼里突然有了光,“谢谢,谢谢,好人,好人啊!” “南京危险了,快守不住了。
”不知谁带来了这个坏消息。
陈孝斌赶忙起身,匆匆向南走,他要快点去接英子。
南门口过往的人也多了起来,陈孝斌随着人流出了城,迅速踏上了去英子家的路。
涌入城内的难民日益增多。
他们拖家带口,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挤满了城门附近的破旧庙宇、废弃院落,甚至街角屋檐下,给这座原本还算平静的小县城蒙上了一层沉重而不安的阴影。
难民的潮涌,意外地让孝兰和陈勇开的杂货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生意。
往日里稀松平常的米面粮油、盐巴蜡烛,乃至针线布料、锅碗瓢盆,如今都成了紧俏货。
“老板!给我来两袋大米!” “还有我!大米!有没有大米?再来两桶油!” “盐!盐还有吗?给我来十袋!” 还没走近杂货铺,震耳欲聋的嘈杂声就已经扑面而来。
小小的店铺里人头攒动,简直像个被捅了的马蜂窝。
狭窄的过道里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像疯了一样购买东西。
临时搭的摆货架子被挤得东倒西歪,上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被翻得乱七八糟,有的甚至直接掉在了地上,被人踩来踩去。
此刻,孝兰和丈夫陈勇忙得焦头烂额。
孝兰一边扯着嗓子喊:“大家别急!都有!都有!排好队!”一边在柜台后麻利地收钱、招呼,脸上虽带着几分疲惫,眼神里却有着一丝因生意兴隆而暂时忘却周遭忧虑的复杂光芒。
但她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人群的嘈杂声中。
刘勇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汗流浃背地搬货,一边不停地打着算盘算着账,动作快得像个陀螺,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淌,浸湿了他的衬衫领口。
英子爹娘和孝斌娘也在一旁帮忙,手忙脚乱地给顾客找零、装袋,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写满了焦急与无耐。
他们知道,这“火爆”的背后,是多少人家的惶恐与无奈。
一个衣着破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