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风声鹤唳,囤货忙

关灯
发乱糟糟的中年妇女,正奋力地从一个摇摇欲坠的架子上抢下最后几包草纸,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旁边一个年轻小伙子,两只胳膊各夹着一袋面粉,背上还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背包,包口被撑开,里面塞满了县城特产银鱼和大救驾,他正艰难地往门口挪动,额头上青筋暴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铺子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龙,其中既有本地心急火燎的居民,也有想方设法想囤点应急物资的难民。

    每个人都心急如焚地掂着脚往前看,生怕轮到自己时想要的东西已经卖光了。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各种食品的混合气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火药味,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议论的焦点无一不是前线传来的各种真真假假的战事消息。

    时而说某路军打了胜仗,收复了失地,让人心头一振;时而又传某防线告急,日寇逼近,引得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这些消息像风一样在县城里穿梭,搅得每一个人都不得安宁。

     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城市里的人们仿佛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松鼠,疯狂地囤积着过冬的物资。

     药店门口也排起了长队,人们争相购买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以及口罩和消毒液。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紧张,仿佛多囤积一点东西,心里就能多一分安全感。

     街道上,提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的人们络绎不绝,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疯狂而压抑的囤积氛围中。

     “乱世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成了当下县城居民的共识。

    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想尽办法囤积物资。

     米缸要填满,面袋要扎紧,咸菜、干货、腊肉也要多备一些。

    甚至连平日里不起眼的煤块、柴火,也成了囤积的目标。

     有钱的人家自然好办,出手阔绰;家境贫寒的,则只能量力而行,勒紧裤腰带,也要存下一点救命的口粮。

    一时间,县城里仿佛弥漫着一股“末日”来临前的紧张气息。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和民众的恐慌,县政府终于有了动作。

    一纸告示贴满了县城的各个角落,号召青壮年男子踊跃报名,参加抗日民兵队伍,保家卫国。

    告示言辞恳切,充满了激昂的爱国热情。

     喜欢绝世推拿手请大家收藏:()绝世推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