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密议迁都

关灯
友德见气氛稍缓,这才开口道:“宋国公确是老成谋国之言。

    只是…关中自唐末以来,水利失修,物产远不及江南,百万军民供给全靠漕运,又是逆流而上,未免太难了。

    洛阳居天下之中,漕运四通八达,北控燕赵,南引江淮,也是个稳妥之选。

    ” 三个人三种主张,汤和说道: “无论迁往哪里,都是浩大工程。

    北平残破,关中凋敝。

    天下初定,民力有限,迁都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 信国公这番话,如同一瓢冷水,殿内出现了片刻的沉默。

     朱标道:“信国公所言甚是,迁都动辄耗费亿万钱粮,征发数十万民夫,不可不慎。

    若真要迁,也需做好万全准备。

    至于地点……关中似乎更为稳妥。

    ” 此言一出,朱允熥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来了,历史的车轮正朝着既定的深渊碾去。

     祖父倾向于关中,父亲也认同关中……下一步,便是派遣太子视察陕西。

    然后……便是那场要了父亲性命的劳累过度引发的沉疴。

     关中经济上过度依赖东南漕运,物流成本极高,会拖垮整个帝国。

    北京会成为帝都,成就天子守国门的气魄,却也埋下诸多隐患。

     可他现在一个字都不能说。

    咳两声都被老爷子骂个没完,要是胆敢开腔反对……估计会被老爹乱棍打死。

     会议又进行了半个时辰,最后也没能下结论,蓝玉还跟汤和吵了起来。

     朱元璋并不急于一锤定音,最后挥挥手:“蓝玉你他娘的是属疯狗的吗?怎么逮谁咬谁?莫非只许你一人说话,不许别人说话?好了,今天先议到这儿,你们都回去再想想,过几天再议。

    今日之言,出得此殿,勿与外传。

    ” 众臣躬身告退,朱标也行礼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朱元璋对朱标说道:“关中究竟如何,还得亲眼去看看。

    你近日准备一下,待天暖了,替咱去陕西走一遭,仔细勘察山川形胜、民情风俗。

    顺便把朱樉那个混账押回来,三秦百姓可被他祸害惨了。

    ” 朱标恭敬应答:"预计四月就能启程。

    " 朱允熥端着茶盘的手猛地一颤,茶水溅了出来,他迅速低头,用眼角余光扫过祖父的侧脸,又看向父亲即将离去的背影,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见父亲转身走向殿门,他心中焦急,下意识地挪动脚步,想要紧随其后。

     刚低着头跟着朱标的背影迈出两步,身后传来朱元璋一声低喝:“允熥!回来!” 喜欢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请大家收藏:()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