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密室疑云
关灯
小
中
大
是赵德崇房间传出第一波诡异动静(哭声、尖叫声)之后,众人惊魂未定之时。
他立刻转向一直守在门口的徒锋,语气严肃地问道:“徒锋兄,昨夜……在第一次听到异响,我们众人冲出房间之后,到第二次赵德崇惨叫之前这段时间,你可曾离开过苏小姐房门附近?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你的玉佩,平时佩戴是否牢固?可曾发现有何异常?” 徒锋闻言,眉头微蹙,仔细回想了一下,沉声答道:“昨夜第一次混乱后,我确实一直守在苏小姐门前,未曾远离。
期间……只有花翎姑娘出来查看时,与我简短交谈了几句。
之后便回房了。
玉佩……”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空荡荡的腰间,脸上露出一丝困惑,“此玉佩我随身佩戴多年,绦子结实,从未脱落。
昨夜……似乎并无异常感觉,也不知何时遗失。
” 花翎也立刻证实:“没错!我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徒锋大哥站在门口,我们还说了两句话,他就一直没动地方!我可以作证!” 张绥之心中念头飞转:如果徒锋没有接近赵德崇的房间,而玉佩又是在他未曾察觉的情况下丢失的……那么,最有可能盗走玉佩的时机,就是在他与花翎交谈,注意力被分散的那短短片刻!有人趁那时,悄无声息地接近徒锋,用高超的手法盗走了玉佩!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制造了之后一系列诡异事件和命案的真正凶手!凶手盗走玉佩,就是为了在杀害赵德崇后,将嫌疑引向与他有过冲突的徒锋! 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嫁祸之计! 就在张绥之逐渐理清头绪之时,客栈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和嘈杂的人声。
阿依朵清脆的声音响起:“县尉大人!就在里面!” 很快,一名身着青色官服、面色严肃的中年官员,带着十余名手持水火棍的衙役,以及一个提着木箱、看样子是仵作的老者,快步走进了客栈。
阿依朵跟在后面,向张绥之投来一个“任务完成”的眼神。
县尉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大堂和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落在站在二楼走廊上的张绥之身上,沉声问道:“何人命案?现场何在?” 张绥之稳步走下楼梯,从怀中取出吏部文书,拱手道:“县尉大人,晚生张绥之,新任观政进士。
此地发生命案,死者为木府辖下一位都指挥使,名赵德崇。
现场在二楼,晚生已初步查看,发现诸多疑点,恐非简单的自尽,还请大人即刻勘验!” 县尉验看过张绥之的文书,确认其身份无误,脸色更加凝重。
木府的都指挥使死在他的辖地,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他不敢怠慢,立刻对衙役下令:“封锁客栈!所有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随意出入!仵作,随本官上楼验尸!” 衙役们立刻行动起来,把守住客栈各个出口。
县尉带着仵作和几名亲信衙役,快步走上二楼。
张绥之看着县尉的背影,又看了看被封锁的客栈,心中清楚,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凶手就在这客栈之中,利用风雨和鬼怪传说,布下了一个精巧的迷局。
而他,必须在这迷局中,找出那条通往真相的隐秘路径。
县尉带来的衙役迅速控制了现场。
一队人严密看守着柴房里的钱多多及其同伙,另一队人则随同县尉和仵作,再次进入赵德崇的房间进行更为正式的勘验。
过程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
仵作仔细查验了尸体,测量了勒痕的深度、角度,检查了尸斑和僵硬程度,又查看了房间内的种种痕迹。
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张绥之之前的推断惊人地吻合。
仵作向县尉禀报:“大人,死者脖颈处确有两道勒痕。
一道较深,呈八字不提状,符合自缢特征;但在此之下,另有一道较浅、近乎水平环绕的勒痕,颜色略新,疑似生前曾遭他人勒颈。
尸体僵硬程度推断死亡时间约在昨夜子时前后。
房间内混乱不堪,但……缺乏真正搏斗应有的血迹喷溅或集中破坏痕迹,倒像是被人刻意布置过。
绳索断裂处,亦有被利刃预先切割的嫌疑。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县尉听着汇报,眉头越皱越紧。
他走到窗边,看着那从内部插上的窗栓,又探头看了看窗外陡峭的、湿漉漉的墙壁和下方黑黢黢的地面,脸上写满了困惑和难以置信:“两道勒痕?刻意布置的现场?这……这分明是他杀后伪装自尽!可这房间门窗紧闭,从内闩死,凶手是如何进来,又是如何出去的?难道……真会飞檐走壁不成?还是说……”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迟疑,“……莫非真如传言所说,是……是厉鬼作案?” 一直惴惴不安跟在后面的老板娘,一听“厉鬼”二字,立刻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连忙上前,带着哭腔附和道:“大人明鉴!大人明鉴啊!小店……小店这地方,它……它就是不干净啊!早些年就传说闹鬼,几年前还有个帮工,晚上好端端的,就……就莫名其妙掉进后院那口枯井里淹死了!死得那叫一个蹊跷!如今这赵军爷,偏偏又是吊死的……这……这死法,跟四十年前那个在这宅基上吊死的姑娘一模一样啊!大人!这一定是冤魂不散,厉鬼索命!来找替身了啊!” 她这番话,配合着窗外不知何时又渐渐大起来的雨声,以及屋内摇曳的灯光和地上恐怖的尸体,让在场不少衙役都感到脊背发凉,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起一股诡异的气氛。
县尉虽然不信怪力乱神,但眼前的密室状况实在无法用常理解释,再加上老板娘绘声绘色的描述,也让他的脸色阴晴不定,一时难以决断。
张绥之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他知道,此刻指出老板娘话语中的漏洞(如四十年前上吊的姑娘与几年前淹死的帮工死法并不相同)并无意义,反而会打草惊蛇。
真正的凶手,正利用人们对“鬼怪”的恐惧,巧妙地隐藏着自己。
验尸完毕,县尉下令将赵德崇的尸体暂时移至客栈一处空房存放,派专人看守现场,并安排衙役们轮班值守客栈各处出口,严禁任何人随意离开。
由于天色已晚,暴雨未停,且案情复杂,县尉决定次日再详细盘问所有相关人员。
众人怀着各异的心思,各自返回房间。
不知不觉,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黑夜如同巨大的幕布,再次笼罩了这座孤悬于荒野
他立刻转向一直守在门口的徒锋,语气严肃地问道:“徒锋兄,昨夜……在第一次听到异响,我们众人冲出房间之后,到第二次赵德崇惨叫之前这段时间,你可曾离开过苏小姐房门附近?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你的玉佩,平时佩戴是否牢固?可曾发现有何异常?” 徒锋闻言,眉头微蹙,仔细回想了一下,沉声答道:“昨夜第一次混乱后,我确实一直守在苏小姐门前,未曾远离。
期间……只有花翎姑娘出来查看时,与我简短交谈了几句。
之后便回房了。
玉佩……”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空荡荡的腰间,脸上露出一丝困惑,“此玉佩我随身佩戴多年,绦子结实,从未脱落。
昨夜……似乎并无异常感觉,也不知何时遗失。
” 花翎也立刻证实:“没错!我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徒锋大哥站在门口,我们还说了两句话,他就一直没动地方!我可以作证!” 张绥之心中念头飞转:如果徒锋没有接近赵德崇的房间,而玉佩又是在他未曾察觉的情况下丢失的……那么,最有可能盗走玉佩的时机,就是在他与花翎交谈,注意力被分散的那短短片刻!有人趁那时,悄无声息地接近徒锋,用高超的手法盗走了玉佩!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制造了之后一系列诡异事件和命案的真正凶手!凶手盗走玉佩,就是为了在杀害赵德崇后,将嫌疑引向与他有过冲突的徒锋! 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嫁祸之计! 就在张绥之逐渐理清头绪之时,客栈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和嘈杂的人声。
阿依朵清脆的声音响起:“县尉大人!就在里面!” 很快,一名身着青色官服、面色严肃的中年官员,带着十余名手持水火棍的衙役,以及一个提着木箱、看样子是仵作的老者,快步走进了客栈。
阿依朵跟在后面,向张绥之投来一个“任务完成”的眼神。
县尉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大堂和神色各异的众人,最后落在站在二楼走廊上的张绥之身上,沉声问道:“何人命案?现场何在?” 张绥之稳步走下楼梯,从怀中取出吏部文书,拱手道:“县尉大人,晚生张绥之,新任观政进士。
此地发生命案,死者为木府辖下一位都指挥使,名赵德崇。
现场在二楼,晚生已初步查看,发现诸多疑点,恐非简单的自尽,还请大人即刻勘验!” 县尉验看过张绥之的文书,确认其身份无误,脸色更加凝重。
木府的都指挥使死在他的辖地,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他不敢怠慢,立刻对衙役下令:“封锁客栈!所有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随意出入!仵作,随本官上楼验尸!” 衙役们立刻行动起来,把守住客栈各个出口。
县尉带着仵作和几名亲信衙役,快步走上二楼。
张绥之看着县尉的背影,又看了看被封锁的客栈,心中清楚,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凶手就在这客栈之中,利用风雨和鬼怪传说,布下了一个精巧的迷局。
而他,必须在这迷局中,找出那条通往真相的隐秘路径。
县尉带来的衙役迅速控制了现场。
一队人严密看守着柴房里的钱多多及其同伙,另一队人则随同县尉和仵作,再次进入赵德崇的房间进行更为正式的勘验。
过程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
仵作仔细查验了尸体,测量了勒痕的深度、角度,检查了尸斑和僵硬程度,又查看了房间内的种种痕迹。
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张绥之之前的推断惊人地吻合。
仵作向县尉禀报:“大人,死者脖颈处确有两道勒痕。
一道较深,呈八字不提状,符合自缢特征;但在此之下,另有一道较浅、近乎水平环绕的勒痕,颜色略新,疑似生前曾遭他人勒颈。
尸体僵硬程度推断死亡时间约在昨夜子时前后。
房间内混乱不堪,但……缺乏真正搏斗应有的血迹喷溅或集中破坏痕迹,倒像是被人刻意布置过。
绳索断裂处,亦有被利刃预先切割的嫌疑。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县尉听着汇报,眉头越皱越紧。
他走到窗边,看着那从内部插上的窗栓,又探头看了看窗外陡峭的、湿漉漉的墙壁和下方黑黢黢的地面,脸上写满了困惑和难以置信:“两道勒痕?刻意布置的现场?这……这分明是他杀后伪装自尽!可这房间门窗紧闭,从内闩死,凶手是如何进来,又是如何出去的?难道……真会飞檐走壁不成?还是说……”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迟疑,“……莫非真如传言所说,是……是厉鬼作案?” 一直惴惴不安跟在后面的老板娘,一听“厉鬼”二字,立刻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连忙上前,带着哭腔附和道:“大人明鉴!大人明鉴啊!小店……小店这地方,它……它就是不干净啊!早些年就传说闹鬼,几年前还有个帮工,晚上好端端的,就……就莫名其妙掉进后院那口枯井里淹死了!死得那叫一个蹊跷!如今这赵军爷,偏偏又是吊死的……这……这死法,跟四十年前那个在这宅基上吊死的姑娘一模一样啊!大人!这一定是冤魂不散,厉鬼索命!来找替身了啊!” 她这番话,配合着窗外不知何时又渐渐大起来的雨声,以及屋内摇曳的灯光和地上恐怖的尸体,让在场不少衙役都感到脊背发凉,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起一股诡异的气氛。
县尉虽然不信怪力乱神,但眼前的密室状况实在无法用常理解释,再加上老板娘绘声绘色的描述,也让他的脸色阴晴不定,一时难以决断。
张绥之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他知道,此刻指出老板娘话语中的漏洞(如四十年前上吊的姑娘与几年前淹死的帮工死法并不相同)并无意义,反而会打草惊蛇。
真正的凶手,正利用人们对“鬼怪”的恐惧,巧妙地隐藏着自己。
验尸完毕,县尉下令将赵德崇的尸体暂时移至客栈一处空房存放,派专人看守现场,并安排衙役们轮班值守客栈各处出口,严禁任何人随意离开。
由于天色已晚,暴雨未停,且案情复杂,县尉决定次日再详细盘问所有相关人员。
众人怀着各异的心思,各自返回房间。
不知不觉,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黑夜如同巨大的幕布,再次笼罩了这座孤悬于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