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密室疑云
关灯
小
中
大
假官钱多多与其同伙被五花大绑丢入柴房,客栈大堂内的紧张气氛却并未因此消散。
赵德崇的死,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那诡异的死状,以及钱理(钱多多)急于定案“畏罪自尽”的反常举动,都让张绥之坚信,此事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阿依朵,”张绥之沉声吩咐,“你骑上快马,立刻去最近的县衙,将此地发生命案之事禀报,请县尉大人速带仵作、衙役前来勘验!” “是!绥之哥哥!”阿依朵毫不迟疑,立刻转身,像一只灵巧的燕子般冲出客栈,翻身上马,消失在依旧淅淅沥沥的雨幕中。
张绥之则深吸一口气,转身再次走向二楼赵德崇的房间。
他必须趁县衙的人到来之前,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发现现场的线索。
花翎紧随其后,如同最忠诚的护卫。
徒锋、苏小姐、清虚道姑师徒以及李云舟等人,也都聚在走廊上,面色凝重地看着张绥之的行动。
徒锋的眼神复杂,既有对张绥之能力的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毕竟,那块指向他的玉佩,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张绥之站在房门口,并未立刻进入,而是先仔细观察整个环境。
房间门在被钱理踹开前,据老板娘和几个最早听到动静的人证实,确实是从内部闩上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密室”。
他走进房间,避开地上的狼藉,目光如同最精密的scanner,一寸寸地扫过现场。
赵德崇的尸体依旧躺在原地,保持着坠落的姿势,青紫的面容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狰狞。
张绥之蹲下身,强忍着心中的不适,仔细查验尸体颈部的勒痕。
这一看,果然发现了蹊跷!在脖颈正面那道最明显、呈“八字不提”状、符合上吊姿势的深紫色勒痕下方,靠近耳根的位置,他隐约看到了一道更细、颜色略浅、几乎是水平环绕脖颈一周的浅淡瘀痕!这道痕迹被主要的勒痕和尸斑部分掩盖,极难察觉,但仔细分辨,确实存在! “两道勒痕……”张绥之心中一震,“一道是上吊所致,另一道……像是被人从背后或用某种方式水平勒颈留下的!而且,这道水平勒痕的颜色似乎更新鲜一些……”一个可怕的推测浮上心头:赵德崇很可能在“上吊”之前,已经被人用绳索勒过或至少是试图控制过!他或许当时并未立刻死亡,但已失去反抗能力,随后才被伪装成上吊自尽! 他继续检查。
尸体的僵硬程度大致符合从昨夜子时前后(众人最后一次听到他惨叫)到现在的死亡时间。
但尸体倒地的位置与旁边翻倒的那个凳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让他觉得有些别扭。
如果是上吊时绳索突然断裂,人体重重坠地,其落点与蹬踏物的相对位置应该更符合力学规律,而眼前的场景,却像是被人刻意摆放过的。
他又检查了那截断裂的绳索。
断口处……有些过于整齐了,虽然也有毛刺,但整体来看,不像是承受不住巨大冲击力猛然崩断,倒像是被利刃割断大半后,再受力扯断的痕迹。
张绥之站起身,退后几步,环顾整个房间的混乱场面——翻倒的桌椅、碎裂的茶壶酒杯、泼洒的酒水和茶叶、凌乱的床铺……这种混乱,过于“全面”了。
就像是有人故意将房间里所有能弄乱的东西都推倒、打碎,刻意制造出一种经过激烈搏斗的假象。
然而,如果是真正的生死搏斗,血迹(或酒水替代血迹)的喷溅、物品倒伏的方向,应该有更清晰的轨迹和重点。
而眼前的混乱,更像是无差别、随意性的破坏,缺乏真正搏斗时应有的集中性和方向性。
“迷药……”张绥之脑海中闪过这个词。
赵德崇是一介武夫,膀大腰圆,若在清醒状态下,想悄无声息地制服他并将其吊起,难度极大。
但如果先使用迷药或类似手段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一切就说得通了!这也能解释为何房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有效的搏斗痕迹。
接着,他仔细检查了房门和门闩。
结合在火把寨破获木德隆案时获得的经验,他反复查看门闩、卡槽以及门缝周围,寻找是否有利用丝线、鱼线等工具从外部制造密室的痕迹。
然而,他仔细勘查了许久,却一无所获。
门闩上没有任何异常的摩擦或勾挂痕迹,门缝也严丝合缝,似乎排除了从外部操纵门闩的可能性。
“难道真是密室?”张绥之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如果房门确实是从内部闩上,凶手又是如何进出?难道……凶手根本没有离开房间?或者,有别的通道?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房间唯一的窗户。
窗户是传统的木格窗,糊着窗纸,此时因为昨夜的风雨,窗棂有些湿润。
张绥之走近窗户,仔细检查。
窗栓是从内部插上的,看起来并无异常。
但当他用手指轻轻触摸窗棂的内侧边缘时,指尖感受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与其他地方湿润感不同的泥泞感!他凑近仔细观察,发现在靠近窗栓下方的一根窗棂上,沾着几点几乎看不见的、已经半干的黄褐色泥点!这泥点的颜色和质地,与窗外被风雨打湿的窗台和墙壁上的水渍明显不同,更像是有人从外面沾了泥水的手或工具,在试图拨动窗栓时不小心留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窗外!”张绥之眼中精光一闪!凶手很可能不是从门进出,而是通过窗户!虽然窗栓是从内部插上,但如果是技艺高超的人,利用薄刃工具从窗纸缝隙伸入,巧妙拨开窗栓,并非不可能!事后,凶手还可以从外部重新关好窗户,甚至利用类似方法再将窗栓插上,制造密室假象!那几点泥渍,就是凶手在窗外操作时留下的铁证! 这个发现让张绥之精神大振!密室之谜,有了突破口!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块指向徒锋的玉佩,又如何解释?它出现在这个精心布置的现场,位置如此“巧合”,简直就像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徒锋是江湖中人,警惕性极高,他的贴身玉佩怎么会如此轻易丢失,并恰好出现在死者的房间?除非……玉佩是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取走的。
什么时候一个人会毫无防备?当他注意力被完全吸引,或者……当他与信任的人交谈、放松警惕的时候。
张绥之猛地想起花翎昨晚曾说过,她出门查看动静时,在走廊上遇到了徒锋,两人还简短交谈过。
而那时,正
赵德崇的死,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那诡异的死状,以及钱理(钱多多)急于定案“畏罪自尽”的反常举动,都让张绥之坚信,此事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阿依朵,”张绥之沉声吩咐,“你骑上快马,立刻去最近的县衙,将此地发生命案之事禀报,请县尉大人速带仵作、衙役前来勘验!” “是!绥之哥哥!”阿依朵毫不迟疑,立刻转身,像一只灵巧的燕子般冲出客栈,翻身上马,消失在依旧淅淅沥沥的雨幕中。
张绥之则深吸一口气,转身再次走向二楼赵德崇的房间。
他必须趁县衙的人到来之前,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发现现场的线索。
花翎紧随其后,如同最忠诚的护卫。
徒锋、苏小姐、清虚道姑师徒以及李云舟等人,也都聚在走廊上,面色凝重地看着张绥之的行动。
徒锋的眼神复杂,既有对张绥之能力的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毕竟,那块指向他的玉佩,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张绥之站在房门口,并未立刻进入,而是先仔细观察整个环境。
房间门在被钱理踹开前,据老板娘和几个最早听到动静的人证实,确实是从内部闩上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密室”。
他走进房间,避开地上的狼藉,目光如同最精密的scanner,一寸寸地扫过现场。
赵德崇的尸体依旧躺在原地,保持着坠落的姿势,青紫的面容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狰狞。
张绥之蹲下身,强忍着心中的不适,仔细查验尸体颈部的勒痕。
这一看,果然发现了蹊跷!在脖颈正面那道最明显、呈“八字不提”状、符合上吊姿势的深紫色勒痕下方,靠近耳根的位置,他隐约看到了一道更细、颜色略浅、几乎是水平环绕脖颈一周的浅淡瘀痕!这道痕迹被主要的勒痕和尸斑部分掩盖,极难察觉,但仔细分辨,确实存在! “两道勒痕……”张绥之心中一震,“一道是上吊所致,另一道……像是被人从背后或用某种方式水平勒颈留下的!而且,这道水平勒痕的颜色似乎更新鲜一些……”一个可怕的推测浮上心头:赵德崇很可能在“上吊”之前,已经被人用绳索勒过或至少是试图控制过!他或许当时并未立刻死亡,但已失去反抗能力,随后才被伪装成上吊自尽! 他继续检查。
尸体的僵硬程度大致符合从昨夜子时前后(众人最后一次听到他惨叫)到现在的死亡时间。
但尸体倒地的位置与旁边翻倒的那个凳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让他觉得有些别扭。
如果是上吊时绳索突然断裂,人体重重坠地,其落点与蹬踏物的相对位置应该更符合力学规律,而眼前的场景,却像是被人刻意摆放过的。
他又检查了那截断裂的绳索。
断口处……有些过于整齐了,虽然也有毛刺,但整体来看,不像是承受不住巨大冲击力猛然崩断,倒像是被利刃割断大半后,再受力扯断的痕迹。
张绥之站起身,退后几步,环顾整个房间的混乱场面——翻倒的桌椅、碎裂的茶壶酒杯、泼洒的酒水和茶叶、凌乱的床铺……这种混乱,过于“全面”了。
就像是有人故意将房间里所有能弄乱的东西都推倒、打碎,刻意制造出一种经过激烈搏斗的假象。
然而,如果是真正的生死搏斗,血迹(或酒水替代血迹)的喷溅、物品倒伏的方向,应该有更清晰的轨迹和重点。
而眼前的混乱,更像是无差别、随意性的破坏,缺乏真正搏斗时应有的集中性和方向性。
“迷药……”张绥之脑海中闪过这个词。
赵德崇是一介武夫,膀大腰圆,若在清醒状态下,想悄无声息地制服他并将其吊起,难度极大。
但如果先使用迷药或类似手段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一切就说得通了!这也能解释为何房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有效的搏斗痕迹。
接着,他仔细检查了房门和门闩。
结合在火把寨破获木德隆案时获得的经验,他反复查看门闩、卡槽以及门缝周围,寻找是否有利用丝线、鱼线等工具从外部制造密室的痕迹。
然而,他仔细勘查了许久,却一无所获。
门闩上没有任何异常的摩擦或勾挂痕迹,门缝也严丝合缝,似乎排除了从外部操纵门闩的可能性。
“难道真是密室?”张绥之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如果房门确实是从内部闩上,凶手又是如何进出?难道……凶手根本没有离开房间?或者,有别的通道?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房间唯一的窗户。
窗户是传统的木格窗,糊着窗纸,此时因为昨夜的风雨,窗棂有些湿润。
张绥之走近窗户,仔细检查。
窗栓是从内部插上的,看起来并无异常。
但当他用手指轻轻触摸窗棂的内侧边缘时,指尖感受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与其他地方湿润感不同的泥泞感!他凑近仔细观察,发现在靠近窗栓下方的一根窗棂上,沾着几点几乎看不见的、已经半干的黄褐色泥点!这泥点的颜色和质地,与窗外被风雨打湿的窗台和墙壁上的水渍明显不同,更像是有人从外面沾了泥水的手或工具,在试图拨动窗栓时不小心留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窗外!”张绥之眼中精光一闪!凶手很可能不是从门进出,而是通过窗户!虽然窗栓是从内部插上,但如果是技艺高超的人,利用薄刃工具从窗纸缝隙伸入,巧妙拨开窗栓,并非不可能!事后,凶手还可以从外部重新关好窗户,甚至利用类似方法再将窗栓插上,制造密室假象!那几点泥渍,就是凶手在窗外操作时留下的铁证! 这个发现让张绥之精神大振!密室之谜,有了突破口!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块指向徒锋的玉佩,又如何解释?它出现在这个精心布置的现场,位置如此“巧合”,简直就像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徒锋是江湖中人,警惕性极高,他的贴身玉佩怎么会如此轻易丢失,并恰好出现在死者的房间?除非……玉佩是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取走的。
什么时候一个人会毫无防备?当他注意力被完全吸引,或者……当他与信任的人交谈、放松警惕的时候。
张绥之猛地想起花翎昨晚曾说过,她出门查看动静时,在走廊上遇到了徒锋,两人还简短交谈过。
而那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