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技术突破·临时防护屏障

关灯
第22章:技术突破·临时防护屏障 警报声在L-7区外壁消散三分钟后,林浩的钢笔尖抵在控制台边缘,轻轻一挑,笔帽弹起又落下,像一次无声的倒计时重启。

    主控屏上,首段屏障的应力热图由猩红转为琥珀,再缓缓褪成一片沉稳的青灰。

    他没说话,只是把左手腕抬到眼前——青铜表盘上的星图指针,正卡在“天枢”与“天璇”之间,差半格才归位。

     “首段成型,结构完整度98.6%。

    ”赵铁柱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焊枪冷却时的金属余震,“热补偿系统撑住了,但打印头第三喷嘴有微裂,建议下一段换备用模块。

    ” 林浩点头,手指滑过全息界面,将母亲手稿中的螺旋缓冲函数注入下一阶段打印协议。

    这一次,他没再依赖AI的自动校准,而是手动锁定了每层沉积的旋转角增量——0.37度,恰好是敦煌220窟飞天裙裾的缠绕斜率。

    打印机臂缓缓启动,喷嘴在真空环境中划出肉眼难辨的螺旋轨迹,像在月壤中编织一张看不见的网。

     “告诉打印头,”他低声说,“这不是墙,是呼吸的皮。

    ” 苏芸站在检测舱的观察窗前,指尖沾着朱砂,正用发簪在玻璃上写一个“安”字。

    最后一笔收锋时,她忽然停住,回头看向音叉报警系统的波形图。

    背景辐射的峰值曲线,竟与《胡笳十八拍》第五段休止符的波谷完美对齐,误差不到0.03秒。

     “不是巧合。

    ”她摘下音叉,贴在尚未固化的屏障表面,轻轻一敲。

     嗡—— 低频声波穿透复合层,激起微观结构的连锁共振。

    全息扫描仪立刻捕捉到异常:原本均匀分布的月壤晶体,在声波作用下自发排列成蜂窝状迷宫,孔隙率提升17%,而辐射穿透率却下降12.7%。

    AI“陆九渊”瞬间弹出警告:“文化符号刻蚀可能导致密度梯度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