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10

关灯
有个别人去百家寨采买回来时,还故意往邻村走亲戚,手里提着新蒸的白面馍,嘴上却说:“嗨,这不刚分了余粮,换了点面,让孩子们尝尝鲜。

    ” 那得意劲儿,隔着二里地都能闻见。

     但眼红归眼红,却没人敢造次,见到江家村因为江锦辞得了好处,邻村的人也动起了心思。

     先是李家坳,凑了钱把村里两个机灵的娃送进了陈先生的学堂想拜陈先生为师; 接着张家堡更实在,族长带着人挨家挨户敛钱,硬是凑够了束修,把村里最聪明的孩子送进了县城私塾。

     “哪怕出不了秀才,能识得字、算得账,总比一辈子刨地强!” 各村都在念叨,眼睛却齐刷刷盯着江家村,谁不盼着自家也出个“江锦辞”,能让全村人跟着沾光? 江家村的日子,对比以往确实像泡在蜜里。

     免了两成赋税,家家户户仓里都存了余粮,秋收后能换些铜钱,给孩子添件新衣裳,给婆娘扯块花布,再不用像从前那样紧巴巴。

     村头的接生婆也忙了起来,往日里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又怀了娃,总愁养不活。

     如今粮够了,日子有奔头,女人们怀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祠堂里添的新生儿名字,一年比一年多。

     族长看着族谱上新添的名字,又望着江锦辞家的方向,捋着胡须笑:“这才刚开始呢。

    等锦辞考了举人那…..” ….. 江家村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大功臣江锦辞却将自己关在西屋,沉下心来教导从学堂回来的江砚舟。

     窗外是族人们走亲串户的笑语,屋里却只有江砚舟的诵读声。

     “这里的策论逻辑乱了,”江锦辞指着弟弟的功课,语气比寻常严厉几分。

     “再读三遍《论语》,把‘为政以德’的章句抄十遍,明早我要检查。

    ” 江砚舟噘着嘴,却不敢反驳。

     哥哥这几年愈发沉稳,眉宇间总像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