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10
关灯
小
中
大
些心事,教他念书时更是半点不含糊,别人学一个时辰,他得学两个;
别人背一篇文章,他得背十篇。
江砚舟有时会偷偷抱怨,却总能在哥哥那双沉静的眼睛里读到不容置疑的威严气势,只得乖乖埋下头。
江锦辞望着弟弟伏案的背影,指尖在桌案上轻轻叩着。
他心里清楚,自己要做的那些事….. 乱世将至,若不能让江砚舟早日独当一面,将来如何放心让他护住爹娘?这份紧迫感像根无形的鞭子,催着他对弟弟严苛再严苛些。
日子在书页翻动与笔墨香中缓缓淌过。
永康二十八年,民间税收增加两成,地方官吏借机逐级加码盘剥,农户辛劳耕作的粮食才刚归入粮仓,便有差役前来强行征走大半。
黎民百姓苦于苛捐杂税,原本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的粮食被夺走后,老人与孩童纷纷饿殍遍野,只留下些面黄肌瘦、苟延残喘的农人。
而那些无牵无挂、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好铤而走险,纷纷投身绿林、落草为寇。
他们打家劫舍、拦路抢劫,大小道路官道之上,随处可见这些被逼上绝路的农夫身影。
随着为寇者日益增多,永熙地区的商贾也深受其扰,纷纷上书朝廷请求整治。
朝廷遂派兵镇压,屠戮草寇数千人,剩余贼寇见形势危急,纷纷向南逃窜。
同年十一月江砚舟年仅十岁,以傍尾考得童生功名。
期间,江锦辞借着向陈清月学画的由头,常把自己关在屋里琢磨。
他用木炭在糙纸上勾勒,摒弃了时下工笔的繁复,只以深浅不一的线条勾勒轮廓、晕染光影。
将人物的眉眼神态、器物的肌理纹路描摹得栩栩如生,这便是他“自创”的素描画法。
第一次将画好的《江母纳鞋底图》拿给陈清月看时,姑娘惊得半晌说不出话。
画中江母低头纳鞋的侧影,发丝间漏下的碎光,连针脚在
江砚舟有时会偷偷抱怨,却总能在哥哥那双沉静的眼睛里读到不容置疑的威严气势,只得乖乖埋下头。
江锦辞望着弟弟伏案的背影,指尖在桌案上轻轻叩着。
他心里清楚,自己要做的那些事….. 乱世将至,若不能让江砚舟早日独当一面,将来如何放心让他护住爹娘?这份紧迫感像根无形的鞭子,催着他对弟弟严苛再严苛些。
日子在书页翻动与笔墨香中缓缓淌过。
永康二十八年,民间税收增加两成,地方官吏借机逐级加码盘剥,农户辛劳耕作的粮食才刚归入粮仓,便有差役前来强行征走大半。
黎民百姓苦于苛捐杂税,原本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的粮食被夺走后,老人与孩童纷纷饿殍遍野,只留下些面黄肌瘦、苟延残喘的农人。
而那些无牵无挂、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好铤而走险,纷纷投身绿林、落草为寇。
他们打家劫舍、拦路抢劫,大小道路官道之上,随处可见这些被逼上绝路的农夫身影。
随着为寇者日益增多,永熙地区的商贾也深受其扰,纷纷上书朝廷请求整治。
朝廷遂派兵镇压,屠戮草寇数千人,剩余贼寇见形势危急,纷纷向南逃窜。
同年十一月江砚舟年仅十岁,以傍尾考得童生功名。
期间,江锦辞借着向陈清月学画的由头,常把自己关在屋里琢磨。
他用木炭在糙纸上勾勒,摒弃了时下工笔的繁复,只以深浅不一的线条勾勒轮廓、晕染光影。
将人物的眉眼神态、器物的肌理纹路描摹得栩栩如生,这便是他“自创”的素描画法。
第一次将画好的《江母纳鞋底图》拿给陈清月看时,姑娘惊得半晌说不出话。
画中江母低头纳鞋的侧影,发丝间漏下的碎光,连针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