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11

关灯
永熙三十四年,南方的暑气比往年更烈,连江水都透着股焦灼的味。

     最先出乱子的是晖阳郡。

     入夏后连着三月大旱,地里的稻禾枯得能点燃,河底裂开的泥缝能塞进拳头。

     起初只是零星几个饥民揣着空碗,跪在府衙门前哭求赈粮,知府只当是寻常灾情,派衙役驱散了两回,便没再放在心上。

     朝廷的文书里,只催着催收新税,半句没提赈灾的事。

     可饿肚子的人越来越多。

    秋分时,有村民扛着锄头冲进粮仓,抢了两担糙米,被当场打死三个。

     血腥味没压下民愤,反倒像火星落进了干柴堆。

     没过半月,肇庆府属县的饥民聚成了数千人的队伍,扯出“官逼民反”的白布幡,一路烧了税卡,杀了催税的小吏,声势竟越来越大。

     消息传到京城时,永熙帝正忙着给新纳的贵妃修宫殿,只扫了眼奏折,不耐烦地扔给宰相:“一群刁民,让地方官自己派兵剿了便是,别来烦朕。

    ” 可这“剿”字,终究是轻慢了天下人的苦。

     半年后,晖阳郡的乱军已攻破一座城池,当地官员被吊在城门口活活晒死。

     朝廷这才慌了神,派了三万禁军南下平叛。

     江锦辞望着那城门口吊着的几十具干尸,长舒了一口气。

     江锦辞从皇城根下的百家寨动身时,枝头还挂着残秋的枯叶,等他纵马踏入晖阳郡地界,已是次年深冬。

     这一路南下,他跑死了七匹快马,马蹄铁磨穿了不知多少副,靴底的血痂结了又破,破了又结。

     沿途的城池多半关了城门,盘查得比铁桶还严。

     江锦辞因为没有上报官府,也就没有通关的碟子,所以也进不了城。

     大部分时间也不敢走官道,只能绕着荒村野岭穿行,平日里靠空间里存的食物果腹,夜里裹着草席睡在山坳里,连篝火都不敢点燃,怕引来乱兵或流民。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