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14

关灯
农转世,要革这乱世的命呢!” 于是乎,“江辞”这个化名,成了永熙国大地上最神秘的传说。

     有人说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在晖阳郡辟出了世外桃源; 也有人说他是祸乱天下的妖人,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

     唯有江锦辞自己清楚,他既不是神,也不是妖,只是个在乱世里想护住一方百姓,顺便完成自己盘算的普通人罢了。

     也正是这满天下的名声,连同那张高居通缉榜前五的并不像他的画像,像根无形的绳,日夜勒着江锦辞的心。

     他太清楚,自己这“神农转世”的名头有多招摇,“反贼江辞”的罪名又有多致命。

     只要半点风声漏进百家寨,那些虎视眈眈的朝廷密探,定会拿他的亲人撒气。

     是以这些年,他连一封家书都不敢递回。

     哪怕是托最亲信的人带句话,都怕墨迹里藏着蛛丝马迹,更怕哪个环节出了岔子,让爹娘弟弟平白遭了祸。

     偶尔在夜里想起江父江母,想起江砚舟当年伏案读书的模样,只能攥紧笔杆,把牵挂全写进那些规划军备的卷宗里。

     是了,江锦辞早在入了学堂那年彻底把自己当做江家人了。

     江父江母那一片赤城的亲情,让本就占了原身身体的江锦辞接受了他们的存在。

     毕竟那数十年如一日的关心不是假的。

     城楼下,田里的晚稻正沉甸甸地弯着腰,再过半月就能开镰; 市集上的吆喝声比往日更稠了,布庄的掌柜正站在门口招揽客人,银铺里的伙计敲打着新铸的铜钱,叮当声顺着风飘得很远。

     他要护的,早已不只是江家村那一方小院,而是晖阳郡这满城烟火,这万家的灯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永熙四十年年底,赵康带着江家一行人抵达晖阳郡时,正赶上除夕的前一日。

     江锦辞闻讯赶到城门口,就看见爹娘裹着厚实的棉袍,被江砚舟搀扶着下来马车。

     而江砚舟已长成了挺拔的青年,褪去了脸上的稚嫩,此时正扶着鬓角染上些许花白的江父江母往这边望。

     “锦辞!” 江母看清他的身影,再也忍不住,挣脱江砚舟的搀扶就扑了过来,死死攥着他的衣袖。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哭得泣不成声,“我的儿……你这些年没声没息的也不知道给娘一封书信……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你这个不孝子,一边哭着一边捶打江锦辞的胸口。

     江锦辞任由着江母发泄,等到江母发泄完后,心疼的问江锦辞疼不疼时。

     江锦辞才抱住母亲微微颤抖的肩膀,喉头哽咽,只能一遍遍地说:“娘,锦辞没事,这不接您二老来享福了吗?” 江父站在一旁,望着儿子身上那身利落的青色常服,看着他眉宇间沉淀的沉稳气度。

     浑浊的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却只是反复抹着眼角,嘴巴张张合合,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年那个要调皮捣蛋,他日日牵挂的孩童,如今已是能撑起一片天地的模样。

     “哥。

    ”江砚舟走上前,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崇拜。

     “我就知道哥一定在做大事。

    ”江砚舟如今也二十二岁了,眉宇间有了几分江锦辞的影子。

     安抚完江母后,江锦辞又走到江父面前,抱了抱江父真挚的道:“爹,这些年来照顾家里,辛苦了。

    以后就让锦辞来撑起这片天吧。

    ” 江父调整了几次呼吸后才颤声道:“不不不,早在你捡到那大黑鱼后,江家的日子就过得很好了。

     你走了后江砚舟也有了出息,你那画技他学了个十成十,家里顿顿都有肉吃呢。

     爹早就知道你是个福星…..” 江锦辞耐心的听完江父的唠叨,安抚好情绪激动的母亲。

     江锦辞才向江砚舟问起陈先生。

     江砚舟闻言,从行囊里取出一枚温润的玉佩,低声道:“先生在你走后没多久,就说要去县里找他的师公,离开了京城。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