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16
关灯
小
中
大
永熙朝平定东西起义军后,元气大伤,不得不暂歇兵戈休养生息。
而南岳州这边,江锦辞与赵虎刚接手新余郡,尚未喘口气,便要着手安顿从东西战场逃来的流民。
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拖家带口,黑压压挤满了晖阳郡的城门,哭喊声震得人心里发紧。
与此同时,扩军备战的事也迫在眉睫。
江锦辞知道,北上讨伐永熙朝只是时间问题,必须赶在朝廷缓过劲前,多练出几支能打硬仗的新军。
连带着斥候、辎重、医营等新兵种都需要时间去扩充。
这些年他耗费心神调教的赵康、王武、李金等人,如今已褪去当年的草莽气。
当年守城门的络腮胡赵康,还有总爱咋咋呼呼的李将军、王将军,在几十场战役里滚过一遭。
早已不是空有蛮力的武夫,都能独当一面领兵作战了。
只是军阵之法仍嫌生涩,江锦辞瞧着天边渐沉的阴云,总觉得风雨欲来。
便把众将拉到演武场,日夜不休地传授八阵图、却月阵的变化,沙盘推演时连一丝错漏都不肯放过。
战事虽歇,江锦辞却比从前更忙。
白日里不是扎在军帐议事,便是带着众将与江砚舟在演武场操练军阵,盔甲上的汗渍干了又湿; 夜里回府,还得给江砚舟开小灶,从“为官当清浊分明”讲到“领兵需恩威并施”,案头的烛火常常亮到天明。
而江父江母这边初进江府时,还拘谨地端着些微架子,总怕言行失当给儿子丢脸。
后来听管家说,府里的下人多是流民,要么是亲人死于战乱,要么是家乡被踏平,都是江锦辞收留培训的,便渐渐放了心。
没几日,江母就找管家要了把镰刀,对着后院那片精心修剪的花圃下了手。
园丁吓得脸都白了,飞奔着去报给江锦辞。
而江母蹲在姹紫嫣红的月季丛里,镰刀挥舞得生风。
嘴里还念叨:“这么肥的地种花多可惜,种点青菜萝卜才实在。
” 江锦辞听罢只是笑了笑,让园丁退下了。
等他忙完一个通宵回府时,满园花圃已被翻成了黑黝黝的土地。
江父正扛着锄头站在边上,见他回来便直起腰:“你娘非说要种豆角茄子,我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帮上一手了。
” 江锦辞望着满地狼藉的残花,再看看父母眼里藏不住的期待,索性让管家搬来几担菜种。
不过半月,后院竟换了天地:黄瓜藤顺着竹架爬得老高,紫莹莹的茄子挂在枝头,墙角的南瓜叶铺了半面墙,风一吹满院都是青生生的气。
江母每日睡醒就是指挥着下人们浇水施肥,摘了顶鲜的蔬菜就往厨房跑。
见厨子烧菜搁多了油,便叉着腰站在灶台边盯着:“多搁蒜末少放油,清清爽爽才下饭,省得你们天天吃荤腥腻着!” 江父则在江锦辞另置的别院里搭了鸡棚,买了十几只鸡鸭,每日听着鸡叫鸭鸣,比在百家寨时还精神头足。
府里的下人本就是农村出身,见主家这般,也没了拘谨,跟着江父江母一起打理菜园鸡棚,倒比从前更亲近了。
江锦辞见父母有了打发时间的事做,心里也松快,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哪能说改就改? 相比之下,江砚舟可就苦了。
白日里天不亮就被江锦辞拽去军营,跟着学排兵布阵; 下午刚喘口气,又被拉去看政务册子。
江锦辞早江家一行人还没来时,就让人把晖阳城历届的户籍、赋税账册整理出来了。
看着生无可恋的江砚舟,江锦辞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指着其中一本道:“你看这新余郡的人口账,去年报三万,今年只剩两万八,少的两千人去哪了?” 江砚舟盯着册子皱眉:“莫非是逃荒去了?” “不全是。
”江锦辞又抽出一本粮册,指尖点在数字上。
“你再看这里,粮仓入库数比往年多三成,农户手里的余粮却少了。
要么是官吏虚报,要么是粮价被人操控了。
” 他一边说一边举例,从“瞒报人口可偷税”讲到“囤积居奇能获利”,末了
而南岳州这边,江锦辞与赵虎刚接手新余郡,尚未喘口气,便要着手安顿从东西战场逃来的流民。
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拖家带口,黑压压挤满了晖阳郡的城门,哭喊声震得人心里发紧。
与此同时,扩军备战的事也迫在眉睫。
江锦辞知道,北上讨伐永熙朝只是时间问题,必须赶在朝廷缓过劲前,多练出几支能打硬仗的新军。
连带着斥候、辎重、医营等新兵种都需要时间去扩充。
这些年他耗费心神调教的赵康、王武、李金等人,如今已褪去当年的草莽气。
当年守城门的络腮胡赵康,还有总爱咋咋呼呼的李将军、王将军,在几十场战役里滚过一遭。
早已不是空有蛮力的武夫,都能独当一面领兵作战了。
只是军阵之法仍嫌生涩,江锦辞瞧着天边渐沉的阴云,总觉得风雨欲来。
便把众将拉到演武场,日夜不休地传授八阵图、却月阵的变化,沙盘推演时连一丝错漏都不肯放过。
战事虽歇,江锦辞却比从前更忙。
白日里不是扎在军帐议事,便是带着众将与江砚舟在演武场操练军阵,盔甲上的汗渍干了又湿; 夜里回府,还得给江砚舟开小灶,从“为官当清浊分明”讲到“领兵需恩威并施”,案头的烛火常常亮到天明。
而江父江母这边初进江府时,还拘谨地端着些微架子,总怕言行失当给儿子丢脸。
后来听管家说,府里的下人多是流民,要么是亲人死于战乱,要么是家乡被踏平,都是江锦辞收留培训的,便渐渐放了心。
没几日,江母就找管家要了把镰刀,对着后院那片精心修剪的花圃下了手。
园丁吓得脸都白了,飞奔着去报给江锦辞。
而江母蹲在姹紫嫣红的月季丛里,镰刀挥舞得生风。
嘴里还念叨:“这么肥的地种花多可惜,种点青菜萝卜才实在。
” 江锦辞听罢只是笑了笑,让园丁退下了。
等他忙完一个通宵回府时,满园花圃已被翻成了黑黝黝的土地。
江父正扛着锄头站在边上,见他回来便直起腰:“你娘非说要种豆角茄子,我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帮上一手了。
” 江锦辞望着满地狼藉的残花,再看看父母眼里藏不住的期待,索性让管家搬来几担菜种。
不过半月,后院竟换了天地:黄瓜藤顺着竹架爬得老高,紫莹莹的茄子挂在枝头,墙角的南瓜叶铺了半面墙,风一吹满院都是青生生的气。
江母每日睡醒就是指挥着下人们浇水施肥,摘了顶鲜的蔬菜就往厨房跑。
见厨子烧菜搁多了油,便叉着腰站在灶台边盯着:“多搁蒜末少放油,清清爽爽才下饭,省得你们天天吃荤腥腻着!” 江父则在江锦辞另置的别院里搭了鸡棚,买了十几只鸡鸭,每日听着鸡叫鸭鸣,比在百家寨时还精神头足。
府里的下人本就是农村出身,见主家这般,也没了拘谨,跟着江父江母一起打理菜园鸡棚,倒比从前更亲近了。
江锦辞见父母有了打发时间的事做,心里也松快,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哪能说改就改? 相比之下,江砚舟可就苦了。
白日里天不亮就被江锦辞拽去军营,跟着学排兵布阵; 下午刚喘口气,又被拉去看政务册子。
江锦辞早江家一行人还没来时,就让人把晖阳城历届的户籍、赋税账册整理出来了。
看着生无可恋的江砚舟,江锦辞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指着其中一本道:“你看这新余郡的人口账,去年报三万,今年只剩两万八,少的两千人去哪了?” 江砚舟盯着册子皱眉:“莫非是逃荒去了?” “不全是。
”江锦辞又抽出一本粮册,指尖点在数字上。
“你再看这里,粮仓入库数比往年多三成,农户手里的余粮却少了。
要么是官吏虚报,要么是粮价被人操控了。
” 他一边说一边举例,从“瞒报人口可偷税”讲到“囤积居奇能获利”,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