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16

关灯
索性带江砚舟去晖阳城转。

     一路走一路讲,把枯燥的账册变成了活生生的学问。

     夜里,江砚舟趴在灯下核账,江母端着碗补汤进来:“歇会再忙,你哥说你最近老是熬到半夜,担心你扛不住,让人给你煲的。

    ” 见江砚舟不说话只是对着册子叹气,江母皱了皱眉又道:“你哥是有大出息的人,你可得好好学,别总唉声叹气的。

     就你这样,将来怎么帮你哥?他忙得脚不沾地,有时两天两夜不合眼,都抽出时间教你,你要是偷奸耍滑,我让你爹揍你。

    ” 江砚舟抬头苦笑道:“娘,我哪敢啊?小时候还没上学堂,哥就教我四书五经,他对我有多严您又不是不知道,真要挨揍,还轮不到爹呢。

    ” 说着撸起袖子,胳膊上几道浅浅的鞭痕还在。

     “只是哥太急了,我哪有他那脑子?怎么追得上他的进度?换成陈先生学堂的那些人,他早被气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这十五岁的秀才都跟不上,他还天天嫌我笨,偏教导赵康他们时又那么耐心,嘴上说是什么‘因材施教’….” “你这傻小子。

    ” 江母戳了戳他的额头,“你哥自有打算,他的眼光哪是你能懂的?照着做就是,他还能坑你不成?” “我知道哥是为我好,”江砚舟叹了口气。

     “就是压力大,总觉得他这么急,怕是有大事要发生,心里没底。

    ” “亏你还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天才。

    ”江母坐下帮他扇扇子。

     “你哥敢把咱们接来,就有本事护着咱们。

    想那么多干嘛?赶紧长本事,给你哥分担才是正经事。

     你哥老熬通宵,我都担心他身体扛不住,你可得替娘劝劝。

    ” “娘您怎么不劝?” “我又不懂你们当官打仗的事,”江母叹了口气,“怕说错话耽误事。

    你天天跟在他身边,说句贴心话总没事。

    ” “好吧,我试试。

    ”江砚舟挠挠头,“不过我觉得……他多半不听。

    ” ………….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

     江砚舟处理起政务来愈发得心应手,连陈先生见了都夸他。

     有时江锦辞忙到深夜回府,穿过月亮门时,总能看见院里的池边亮着一盏灯笼。

     橘黄的光晕透过竹篾罩子漫出来,落在青石板上,也落在池边的两个人影上。

     江父坐在石凳上,手里转着旱烟杆,江母挨着他的肩膀,手里摇着蒲扇,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明日该给黄瓜架松松土了,这几日雨多,别沤烂了根。

    ” “鸡棚后日得扫,昨儿看那几只母鸡总往草堆里钻,怕是要抱窝。

    ” 声音被晚风揉得软软的,混着池边柳树上的蝉鸣,还有远处隐约的更鼓声,竟透着几分乱世里难得的惬意。

     江锦辞就站在廊下看着,廊柱的阴影遮住他半边身子。

     白日里军阵推演的紧绷、政务缠身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灯火与絮语熨帖了,一点点散在风里。

     他站了没一会儿,江父江母便收拾着起身往回走。

     看见廊下的人影,两人都是一愣,随即快步走上前,江母的蒲扇都忘了摇:“阿辞回来了?怎么站在这儿不出声?” 她伸手想摸儿子的胳膊,又想起自己刚从池边回来沾了寒气,手在半空停了停。

     转而道:“今日让厨房炖了补汤。

    你快回房沐浴,我让婆子去温着,等你洗漱完正好喝,喝完就睡,别再熬着了。

    ” “娘、爹。

    ”江锦辞声音微哑,目光落在两人头顶。

     “夜露重,不是说了不用等我么?万一半夜我不回,或是要熬通宵,你们这般等下去,反倒休息不好。

    ” “哎,大夏天的,夜露凉不到哪儿去。

    ” 江父把旱烟杆别在腰后,声音粗声粗气的,却透着暖意。

     “我和你娘在这儿吹吹风,正好解解乏。

    再说了,每天这个时辰你没回,我们就回去睡了,哪能真等一整夜?” 他拍了拍江锦辞的后背,力道不轻不重:“别操心我们,赶紧去洗漱。

    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