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得志
关灯
小
中
大
”他指节在紫檀木桌上敲了敲,“我已托人在国子监附近租了宅院,带小厨房的,你娘怕你吃不惯外头的饭菜,要亲自去照料。
” 高铭远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有些发颤。
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客套话,绸缎庄的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进项,可母亲袖口磨破的衬里、父亲总也舍不得换的旧布鞋,都藏着寻常人家看不见的窘迫。
去年冬天,他夜里读书时总听见父母在卧房低声争执,母亲说要把陪嫁的金镯子当了凑学费,父亲却闷声说“再想想办法”。
“不必劳烦母亲。
”他把茶杯轻轻放在桌上,茶沫在水面荡开细碎的涟漪,“国子监有膳食房,学生们都在那里用饭。
” 高敬之盯着儿子看了半晌,这孩子眉眼间已褪去稚气,鼻梁挺直如笔,唯有偶尔蹙眉时,眉心那道浅浅的纹路,像极了他早逝的祖父——那位曾在永乐年间做过七品编修的读书人。
当年高家就是靠着祖父留下的那箱古籍,才让高敬之认定,诗书传家比万贯家财更可靠。
“明日随我去趟城隍庙。
”高敬之忽然说。
镇上城隍庙的老道士算得极准,去年有商户听了他的话改卖棉布,果然躲过了绸缎滞销的难关。
高铭远却摇头:“圣贤书里说‘尽人事,听天命’,若学问不精,便是求遍神仙也无用。
”他转身要回书房,却被父亲叫住。
高敬之从抽屉里取出个青布包裹,解开时露出方砚台,石质温润如脂,砚池里隐约可见云纹:“这是你祖父留下的端砚,当年他中举时,恩师所赠。
” 少年的手指抚过砚台边缘,那里有处细微的磕碰,像是被人不小心摔过。
他忽然想起八岁那年,偷偷把这砚台拿去给同窗看,回程时摔在青石板路上,吓得躲在芦苇荡里哭到天黑。
后来父亲虽没打骂,却让他在祠堂罚跪了整夜,祖父的牌位在香烛里明明灭灭,他至今记得父亲那句“读书人的风骨,比砚台金贵”。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
” 高铭远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有些发颤。
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客套话,绸缎庄的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进项,可母亲袖口磨破的衬里、父亲总也舍不得换的旧布鞋,都藏着寻常人家看不见的窘迫。
去年冬天,他夜里读书时总听见父母在卧房低声争执,母亲说要把陪嫁的金镯子当了凑学费,父亲却闷声说“再想想办法”。
“不必劳烦母亲。
”他把茶杯轻轻放在桌上,茶沫在水面荡开细碎的涟漪,“国子监有膳食房,学生们都在那里用饭。
” 高敬之盯着儿子看了半晌,这孩子眉眼间已褪去稚气,鼻梁挺直如笔,唯有偶尔蹙眉时,眉心那道浅浅的纹路,像极了他早逝的祖父——那位曾在永乐年间做过七品编修的读书人。
当年高家就是靠着祖父留下的那箱古籍,才让高敬之认定,诗书传家比万贯家财更可靠。
“明日随我去趟城隍庙。
”高敬之忽然说。
镇上城隍庙的老道士算得极准,去年有商户听了他的话改卖棉布,果然躲过了绸缎滞销的难关。
高铭远却摇头:“圣贤书里说‘尽人事,听天命’,若学问不精,便是求遍神仙也无用。
”他转身要回书房,却被父亲叫住。
高敬之从抽屉里取出个青布包裹,解开时露出方砚台,石质温润如脂,砚池里隐约可见云纹:“这是你祖父留下的端砚,当年他中举时,恩师所赠。
” 少年的手指抚过砚台边缘,那里有处细微的磕碰,像是被人不小心摔过。
他忽然想起八岁那年,偷偷把这砚台拿去给同窗看,回程时摔在青石板路上,吓得躲在芦苇荡里哭到天黑。
后来父亲虽没打骂,却让他在祠堂罚跪了整夜,祖父的牌位在香烛里明明灭灭,他至今记得父亲那句“读书人的风骨,比砚台金贵”。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