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兰考新痕
关灯
小
中
大
车辙碾过黄河故道的沙砾,发出细碎的声响。
高铭远掀开轿帘,见两岸的秋禾被洪水浸得发黄,残存的堤坝像道裂开的伤口,裸露出底下的夯土——那土色深浅不一,显然是往年偷工减料留下的痕迹。
“高大人你看!”周石头指着远处的窝棚,几个河工正用破筐垒墙,筐底露出半截竹片,竟是他前两年做的灌渠零件,“这东西还能用!”少年声音发颤,从包袱里掏出新制的竹渠模型,要往窝棚跑。
高铭远拉住他,目光落在窝棚旁的老榆树上。
树皮被洪水泡得发涨,却在离地三尺处刻着道歪歪扭扭的横线,旁边写着“万历二十三年,水至此”。
再往上数,还有五道深浅不一的刻痕,像极了百姓额头的皱纹。
“李老汉!”高铭远朝着窝棚喊。
去年修堤时认识的老河工探出头,看见他手里的青雀木雕,浑浊的眼睛亮了亮:“高御史咋来了?这洪水刚退,地里的麦种都泡烂了。
” 周石头把竹渠模型往老汉怀里塞:“俺们带了新法子来,能引水灌田!”老汉却叹了口气,指了指不远处的土坡,那里堆着些发霉的草袋:“王尚书派来的人刚走,说今年河工款只够买这些‘救命草’,哪有银子修灌渠?” 高铭远摸着树上的水痕,指尖触到今年新刻的那道线,比往年都深了寸许。
“草袋挡不住洪水。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混着泥沙的土,“这土得掺着秸秆夯三遍才结实,就像江南茶田的田埂,得一层土一层草慢慢垒。
”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
王显的亲信刘主事带着几个衙役,正往一辆马车上装粮食,麻袋上印着“河工赈济”的字样,却被他用脚踹进车厢,溅起的麦粒滚到高铭远脚边。
“高御史不在京城喝茶,来这泥地里做什么?”刘主事皮笑肉不笑,靴底碾着麦粒,“王大人说了,兰考的事自有安排,您还是回常州查您的‘刁民伪证’去吧。
” 周石头忽然将竹渠模型砸在马车上,模型散成的竹片正好卡住车轮:“这些粮食是给河工的!俺在京城见过,你昨晚还往自家粮仓运了三车!”少年脸涨得通红,从怀里掏出片荷叶,里面包着他偷偷记下的运粮账,墨迹混着麦糠,倒像是用黄河水写就的。
刘主事脸色骤变,扬手就要打。
高铭远按住他的手腕,将那半块河工碑拓片拍在马车上:“‘官不清,则水不清’。
你说这碑上的字,是前朝河工刻的,还是老天爷刻的?” 窝棚里的河工们都围了过来,有人认出拓片上的碑,说那碑原在龙王庙前,去年被刘主事拆了垫马厩。
“那碑底下埋着河工的血汗钱账册!”李老汉忽然喊道,“当年修堤剩下
高铭远掀开轿帘,见两岸的秋禾被洪水浸得发黄,残存的堤坝像道裂开的伤口,裸露出底下的夯土——那土色深浅不一,显然是往年偷工减料留下的痕迹。
“高大人你看!”周石头指着远处的窝棚,几个河工正用破筐垒墙,筐底露出半截竹片,竟是他前两年做的灌渠零件,“这东西还能用!”少年声音发颤,从包袱里掏出新制的竹渠模型,要往窝棚跑。
高铭远拉住他,目光落在窝棚旁的老榆树上。
树皮被洪水泡得发涨,却在离地三尺处刻着道歪歪扭扭的横线,旁边写着“万历二十三年,水至此”。
再往上数,还有五道深浅不一的刻痕,像极了百姓额头的皱纹。
“李老汉!”高铭远朝着窝棚喊。
去年修堤时认识的老河工探出头,看见他手里的青雀木雕,浑浊的眼睛亮了亮:“高御史咋来了?这洪水刚退,地里的麦种都泡烂了。
” 周石头把竹渠模型往老汉怀里塞:“俺们带了新法子来,能引水灌田!”老汉却叹了口气,指了指不远处的土坡,那里堆着些发霉的草袋:“王尚书派来的人刚走,说今年河工款只够买这些‘救命草’,哪有银子修灌渠?” 高铭远摸着树上的水痕,指尖触到今年新刻的那道线,比往年都深了寸许。
“草袋挡不住洪水。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混着泥沙的土,“这土得掺着秸秆夯三遍才结实,就像江南茶田的田埂,得一层土一层草慢慢垒。
”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
王显的亲信刘主事带着几个衙役,正往一辆马车上装粮食,麻袋上印着“河工赈济”的字样,却被他用脚踹进车厢,溅起的麦粒滚到高铭远脚边。
“高御史不在京城喝茶,来这泥地里做什么?”刘主事皮笑肉不笑,靴底碾着麦粒,“王大人说了,兰考的事自有安排,您还是回常州查您的‘刁民伪证’去吧。
” 周石头忽然将竹渠模型砸在马车上,模型散成的竹片正好卡住车轮:“这些粮食是给河工的!俺在京城见过,你昨晚还往自家粮仓运了三车!”少年脸涨得通红,从怀里掏出片荷叶,里面包着他偷偷记下的运粮账,墨迹混着麦糠,倒像是用黄河水写就的。
刘主事脸色骤变,扬手就要打。
高铭远按住他的手腕,将那半块河工碑拓片拍在马车上:“‘官不清,则水不清’。
你说这碑上的字,是前朝河工刻的,还是老天爷刻的?” 窝棚里的河工们都围了过来,有人认出拓片上的碑,说那碑原在龙王庙前,去年被刘主事拆了垫马厩。
“那碑底下埋着河工的血汗钱账册!”李老汉忽然喊道,“当年修堤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