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兰考新痕
关灯
小
中
大
的银子,都被刻在碑座里!”
衙役们想拦,却被河工们用草叉挡住。
高铭远跟着李老汉往龙王庙走,庙墙塌了大半,香炉里插着半截竹片,是周石头做的量水尺,想来是河工们捡去当神牌了。
老汉刨开庙基下的泥土,露出块青石板,石板上的刻痕果然是串数字,与周石头记下的运粮账一对,正好对上王显三年来克扣的河工款数目。
“这些银子够修十里堤坝,还能给茶农们换百亩茶苗。
”高铭远指尖抚过刻痕,忽然想起江南茶田的账册,原来天下的亏空,都刻在土地深处。
刘主事瘫在地上,看着石板上的数字被夕阳照得发亮,忽然怪笑起来:“你们斗不过王大人的!他女婿是驸马,宫里的茶叶都是他供的!” 这话倒让高铭远想起什么。
他从怀中取出那罐“茶生淮南”,倒出茶叶,见罐底刻的“茶生淮南”四个字底下,还有行极小的字:“贡茶百斤,折银五十两,王显亲收”。
那是沈清和临行前偷偷刻的,当时只当是茶农的闲笔,此刻却像把钥匙,打开了南北贪腐的暗渠。
“周石头,”高铭远把罐底的字给少年看,“你说这江南的茶,咋就跑到王显的账上去了?” 少年眨巴着眼,忽然指着远处的黄河:“就像这水,从南往北流,赃钱也跟着流呗。
但水终要入田,赃钱也该还百姓!” 河工们听得热血沸腾,扛起锄头就要往县城去。
高铭远拦住他们,指着李老汉刚修好的半段堤坝:“咱们先把这堤补起来。
王显的账要算,地里的麦种也要播——日子得一边清算一边过。
” 周石头蹲在堤坝旁,用竹片画着引水渠的图样,河工们凑过来出主意,说该在渠边种些柳树,像江南茶田的竹桩那样护着堤岸。
李老汉则领着人往泥里掺秸秆,夯土的号子声混着黄河的涛声,竟比京城的击鼓声更有力量。
高铭远望着渐渐垒起的堤坝,忽然想给沈清和写封信。
他从怀里摸出砚台,就在青石板上研起墨来,墨汁里混着黄河的泥沙,写出来的字带着股粗粝的劲:“兰考堤上,新柳初栽。
江南茶苗,或可北移。
民心如渠,疏则通,堵则溃。
” 风卷着墨香掠过河面,远处的窝棚升起炊烟,混着新夯的泥土气息,竟比江南的茶香更让人踏实。
周石头把散了的竹渠模型重新拼好,这次在闸门上多加了个小竹铃,说水满了就会响,像茶农们采茶时唱的调子。
高铭远看着模型上的竹铃,忽然觉得那声音已经响了——响在河工的号子里,响在石板的刻痕里,响在南北大地每道等待滋养的裂痕里。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
高铭远跟着李老汉往龙王庙走,庙墙塌了大半,香炉里插着半截竹片,是周石头做的量水尺,想来是河工们捡去当神牌了。
老汉刨开庙基下的泥土,露出块青石板,石板上的刻痕果然是串数字,与周石头记下的运粮账一对,正好对上王显三年来克扣的河工款数目。
“这些银子够修十里堤坝,还能给茶农们换百亩茶苗。
”高铭远指尖抚过刻痕,忽然想起江南茶田的账册,原来天下的亏空,都刻在土地深处。
刘主事瘫在地上,看着石板上的数字被夕阳照得发亮,忽然怪笑起来:“你们斗不过王大人的!他女婿是驸马,宫里的茶叶都是他供的!” 这话倒让高铭远想起什么。
他从怀中取出那罐“茶生淮南”,倒出茶叶,见罐底刻的“茶生淮南”四个字底下,还有行极小的字:“贡茶百斤,折银五十两,王显亲收”。
那是沈清和临行前偷偷刻的,当时只当是茶农的闲笔,此刻却像把钥匙,打开了南北贪腐的暗渠。
“周石头,”高铭远把罐底的字给少年看,“你说这江南的茶,咋就跑到王显的账上去了?” 少年眨巴着眼,忽然指着远处的黄河:“就像这水,从南往北流,赃钱也跟着流呗。
但水终要入田,赃钱也该还百姓!” 河工们听得热血沸腾,扛起锄头就要往县城去。
高铭远拦住他们,指着李老汉刚修好的半段堤坝:“咱们先把这堤补起来。
王显的账要算,地里的麦种也要播——日子得一边清算一边过。
” 周石头蹲在堤坝旁,用竹片画着引水渠的图样,河工们凑过来出主意,说该在渠边种些柳树,像江南茶田的竹桩那样护着堤岸。
李老汉则领着人往泥里掺秸秆,夯土的号子声混着黄河的涛声,竟比京城的击鼓声更有力量。
高铭远望着渐渐垒起的堤坝,忽然想给沈清和写封信。
他从怀里摸出砚台,就在青石板上研起墨来,墨汁里混着黄河的泥沙,写出来的字带着股粗粝的劲:“兰考堤上,新柳初栽。
江南茶苗,或可北移。
民心如渠,疏则通,堵则溃。
” 风卷着墨香掠过河面,远处的窝棚升起炊烟,混着新夯的泥土气息,竟比江南的茶香更让人踏实。
周石头把散了的竹渠模型重新拼好,这次在闸门上多加了个小竹铃,说水满了就会响,像茶农们采茶时唱的调子。
高铭远看着模型上的竹铃,忽然觉得那声音已经响了——响在河工的号子里,响在石板的刻痕里,响在南北大地每道等待滋养的裂痕里。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