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双渠汇流
关灯
小
中
大
黄河的冰碴子刚顺着水流淌,兰考的堤坝上已爬满了人影。
周石头带着河工们削竹片,青黄相间的竹篾在阳光下翻飞,渐渐编出半里长的竹笼,里面填着掺了秸秆的夯土,比往年的草袋结实三倍。
“高大人,沈先生的信!”一个背着茶篓的信使踩着薄冰过来,篓里的新茶用荷叶裹着,还带着江南的水汽。
高铭远拆开信,见沈清和的字迹沾着茶渍:“茶苗已备妥,待黄河开冻,便北运兰考。
茶性喜温,或难抵朔风,然百姓手暖,或可护其生根。
” 信末附了张茶苗移栽图,画里的茶田埂竟与周石头新画的灌渠图隐隐相合。
高铭远把图递给少年,见他在渠边添了排小竹棚,“给茶苗搭个窝,就像河工们的窝棚那样挡风。
” 正说着,李老汉扛着块青石板过来,石板上刻着新字:“茶渠共生”。
“这是按您说的,把江南的茶田和兰考的渠凑一块儿。
”老汉粗糙的手掌抚过刻痕,“沈先生说茶能固土,渠能引水,两样搁一块儿,咱这黄河滩也能变宝地。
” 忽有快马从南边来,是都察院的文书,说王显在狱中供出了驸马府的贪腐账册,宫里已派钦差来兰考核查河工款。
“钦差还带了样东西,说是给高大人的。
”文书从行囊里取出个木盒,打开竟是那方嵌铜丝的砚台,砚台里盛着半池墨,墨面上浮着片新茶。
“是王翰林托人捎的。
”文书笑道,“他说这砚台补好了裂痕,就像黄河的堤坝,得靠百姓的手一点点糊结实。
” 周石头忽然指着远处的河面,冰裂处漂来些绿芽,竟是沈清和寄的茶苗,被水流冲得正往堤坝这边靠。
“水把茶苗送来了!”少年跳起来,带着河工们用竹篮去捞,茶苗的根须沾着江南的河泥,与兰考的沙土一混,竟生出层细密的白绒。
高铭远蹲下身,看着茶苗在竹篮里舒展叶片,忽然明白沈清和信里的意思。
他取过砚台,在青石板上研墨,墨汁混着茶苗滴下的水,写下“南北同渠”
周石头带着河工们削竹片,青黄相间的竹篾在阳光下翻飞,渐渐编出半里长的竹笼,里面填着掺了秸秆的夯土,比往年的草袋结实三倍。
“高大人,沈先生的信!”一个背着茶篓的信使踩着薄冰过来,篓里的新茶用荷叶裹着,还带着江南的水汽。
高铭远拆开信,见沈清和的字迹沾着茶渍:“茶苗已备妥,待黄河开冻,便北运兰考。
茶性喜温,或难抵朔风,然百姓手暖,或可护其生根。
” 信末附了张茶苗移栽图,画里的茶田埂竟与周石头新画的灌渠图隐隐相合。
高铭远把图递给少年,见他在渠边添了排小竹棚,“给茶苗搭个窝,就像河工们的窝棚那样挡风。
” 正说着,李老汉扛着块青石板过来,石板上刻着新字:“茶渠共生”。
“这是按您说的,把江南的茶田和兰考的渠凑一块儿。
”老汉粗糙的手掌抚过刻痕,“沈先生说茶能固土,渠能引水,两样搁一块儿,咱这黄河滩也能变宝地。
” 忽有快马从南边来,是都察院的文书,说王显在狱中供出了驸马府的贪腐账册,宫里已派钦差来兰考核查河工款。
“钦差还带了样东西,说是给高大人的。
”文书从行囊里取出个木盒,打开竟是那方嵌铜丝的砚台,砚台里盛着半池墨,墨面上浮着片新茶。
“是王翰林托人捎的。
”文书笑道,“他说这砚台补好了裂痕,就像黄河的堤坝,得靠百姓的手一点点糊结实。
” 周石头忽然指着远处的河面,冰裂处漂来些绿芽,竟是沈清和寄的茶苗,被水流冲得正往堤坝这边靠。
“水把茶苗送来了!”少年跳起来,带着河工们用竹篮去捞,茶苗的根须沾着江南的河泥,与兰考的沙土一混,竟生出层细密的白绒。
高铭远蹲下身,看着茶苗在竹篮里舒展叶片,忽然明白沈清和信里的意思。
他取过砚台,在青石板上研墨,墨汁混着茶苗滴下的水,写下“南北同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