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双渠汇流
关灯
小
中
大
四个字。
风一吹,字迹边缘晕开,像黄河与江南的水流交汇在一起。
钦差的官船到了,船头立着位穿绯色官袍的老者,竟是告老还乡的周御史。
“皇上说,最懂黄河的还是治河人。
”老御史笑着走下船,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是兰考的河泥,“我把这泥带给江南茶农,让他们看看,北方的土也养得住好茶。
” 河工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要给茶苗搭暖棚,要把灌渠引到茶田边。
周石头却拉着老御史看他新做的水车,车轴上刻着“转引江南水,灌溉兰考田”,转起来时,竹片带起的水花落在茶苗上,溅起细碎的光。
高铭远望着这热闹景象,见李老汉把“茶渠共生”的石碑立在堤坝最高处,碑下的茶苗正对着南方,仿佛在朝江南的茶田点头。
他摸出袖中的青雀木雕,木雕上的茶渍已与黄河的泥痕融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南哪是北。
夜里,窝棚里点起油灯,周御史教河工们认字,高铭远则在灯下整理账册。
周石头趴在旁边,给竹渠模型加了个小小的茶树苗,苗下刻着“民安”二字,正是当初黄河泥罐底的字。
“你看,”高铭远指着模型,“茶苗要扎根,堤坝要扎土,民心也要扎在实处。
” 少年似懂非懂,却把模型往油灯边挪了挪,让光把茶苗的影子投在账册上,像给那些枯燥的数字添了片新绿。
窗外,黄河的冰彻底化了,水流拍打着新修的堤坝,发出温柔的声响。
远处的茶田里,周石头搭的竹棚透出微光,像散落的星子落在人间。
高铭远忽然觉得,这兰考的夜色里,竟也飘着江南的茶香,与黄河的泥土气缠在一起,酿出种让人安心的味道。
他提笔在账册最后一页画了只青雀,嘴里衔着茶枝,翅膀掠过黄河水面,翅尖的水珠滴在茶苗上,晕开一圈圈涟漪。
那涟漪扩散开去,竟把江南的茶田与兰考的堤坝都圈在了一起。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
风一吹,字迹边缘晕开,像黄河与江南的水流交汇在一起。
钦差的官船到了,船头立着位穿绯色官袍的老者,竟是告老还乡的周御史。
“皇上说,最懂黄河的还是治河人。
”老御史笑着走下船,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是兰考的河泥,“我把这泥带给江南茶农,让他们看看,北方的土也养得住好茶。
” 河工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要给茶苗搭暖棚,要把灌渠引到茶田边。
周石头却拉着老御史看他新做的水车,车轴上刻着“转引江南水,灌溉兰考田”,转起来时,竹片带起的水花落在茶苗上,溅起细碎的光。
高铭远望着这热闹景象,见李老汉把“茶渠共生”的石碑立在堤坝最高处,碑下的茶苗正对着南方,仿佛在朝江南的茶田点头。
他摸出袖中的青雀木雕,木雕上的茶渍已与黄河的泥痕融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南哪是北。
夜里,窝棚里点起油灯,周御史教河工们认字,高铭远则在灯下整理账册。
周石头趴在旁边,给竹渠模型加了个小小的茶树苗,苗下刻着“民安”二字,正是当初黄河泥罐底的字。
“你看,”高铭远指着模型,“茶苗要扎根,堤坝要扎土,民心也要扎在实处。
” 少年似懂非懂,却把模型往油灯边挪了挪,让光把茶苗的影子投在账册上,像给那些枯燥的数字添了片新绿。
窗外,黄河的冰彻底化了,水流拍打着新修的堤坝,发出温柔的声响。
远处的茶田里,周石头搭的竹棚透出微光,像散落的星子落在人间。
高铭远忽然觉得,这兰考的夜色里,竟也飘着江南的茶香,与黄河的泥土气缠在一起,酿出种让人安心的味道。
他提笔在账册最后一页画了只青雀,嘴里衔着茶枝,翅膀掠过黄河水面,翅尖的水珠滴在茶苗上,晕开一圈圈涟漪。
那涟漪扩散开去,竟把江南的茶田与兰考的堤坝都圈在了一起。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高铭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