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供销社的邀请

关灯
林墨没想到,公社供销社的主任会亲自骑着辆锃亮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一路叮当作响地找到靠山屯小学来。

     他那日冒险猎回的野猪,经过一番分配,着实解决了屯里不少困难户的燃眉之急。

    除了分给参与救援乡亲们的蹄髈下水、当晚消耗掉的杀猪菜,以及特意给校长家留下的二十多斤肥瘦相间的肉,竟还剩下足足二百二十来斤好肉。

     对于这笔“意外之财”的处理,林墨和队长赵大山商量后有了主意。

    队长常去公社办事,人头熟,便由他做主,将整二百斤猪肉用爬犁拖着,送到了公社供销社的收购站。

    按照当时(1969年初)黑河地区农村的收购价,这等质量的野猪肉,供销社给出的价格大约在每斤五毛三分钱左右。

    二百斤肉,换回了一百多块现金,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

     钱一到手,林墨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自己。

    他惦念着校长婶子虚弱的身体和校长家清贫的伙食,毫不犹豫地拿出相当一部分,托队长在供销社买了些耐储存的玉米碴子、高粱米等杂粮,又咬牙称了少许珍贵的白面和小米——这些细粮,是专门给病人调养身子用的。

     这一切,都被供销社的刘主任看在了眼里。

    他本就与赵大山相熟,前次收了张上好的狼皮,这次又见送来这么一大批罕见的野猪肉,不禁对靠山屯这位“猎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一边拨拉着算盘结账,一边啧啧称奇,对着赵大山一个劲地夸赞: “好家伙!老赵,行啊!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手绝活?又是狼皮又是野猪肉的,这分量、这品相,可是咱供销社小半年都见不着的好货色了!咱这儿现在各类副食供应紧张得很,你有这打猎的手艺,可得好好‘发扬光大’啊!以后有啥山货野味,甭管是肉是皮,咱供销社敞开了收,价格保证公道!” 赵大山被夸得老脸一红,连连摆手,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哎呦我的刘主任,您可快别寒碜我了!我哪有这本事?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往那地方钻啊!这都是我们屯子里新来的那个知青娃娃,叫林墨的,是他愣头青似的闯牛角山弄回来的!为了这,差点把小子的小命都交代在那儿,手现在还肿着呢!” 刘主任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他才不管这肉是谁打的,是知青还是老农,只要能弄来紧缺的物资,就是能人! “林墨?知青?”刘主任摸着下巴,兴趣更浓了,“有胆识!有本事!老赵,这么着,你看方不方便引见一下?我正好要去你们屯那边办点事,顺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