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次接受同胞的采访

关灯
我们所处的位置,离几周前我和汤米俯瞰赛道的地方不远。

     如今,这里的景象已大不相同。

     防护栏正在搭建,真正的大奖赛赛道设施——看台、围栏、裁判岗等,都在紧锣密鼓地组装中。

     这些设施会在比赛前两周搭建完毕,赛后两周拆除。

     当然,还有红牛车队带来的那座巨大的漂浮装置,矗立在摩纳哥赛道旁,不过关于它,还是少说为妙。

    它将成为访谈背景的一部分,现场摆放着两张座椅和一张小桌,我即将与张琳——就是迈克尔?科罗内和我提过的那位记者并肩而坐,她的摄影师会为我们拍摄一张合影,用作杂志封面。

     拍摄结束后,摄影师便会离开,留下我们三人进行正式访谈。

     说是三人,因为作为媒体活动,玛丽安娜?彼得罗也在场,确保我们不会说出任何可能损害车队形象、我的个人形象,或是赞助商声誉的言论。

     摄影师接连拍了五张照片后,张琳终于满意:“辛苦你了,诺然,照片处理好后发给我,定稿前我再最后过目。

    ” 拍摄结束,意味着访谈正式开始。

     说实话,我对这个环节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所以当她身体前倾准备提问时,我全神贯注地看着她。

     这位和我同样肤色、同样血统的女记者身着白色衬衫,简约干练又不失优雅,搭配黑色铅笔裙和高跟鞋。

     她的眼眸明亮,素颜出镜,修剪整齐的指甲也未涂任何指甲油,美得自然大方。

     我甚至想象,要是被她选中采访的不是我这个和张琳同样黄皮肤的中国人,而是其他男车手,他们大概会满心失望吧。

     她将一本精装笔记本放在腿上,有趣的是,她是左撇子——这或许不算什么特别的事,但我还是留意到了,就像我注意到她选择用自动铅笔记录访谈内容一样。

     在我看来,这有点孩子气,不过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张琳毕竟是个年轻记者。

    如果她刚从新闻学院毕业,那她最多也就二十五岁,说她二十五岁都算高估了。

     总之,她用一个很常规的问题开启了访谈,好让我放松下来:“张骋,我们先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到目前为止,这个赛季进展得如何?” “总体来说,我觉得开局还不错。

    毕竟首秀就拿到积分,前三场比赛都进入了前十名,而且只退赛过一次。

    当然,我渴望更多,也知道自己能做得更好,毕竟我的队友汤米现在已经有五分了,而我只有一分。

    但我也明白,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毕竟在F1,很多事并非一蹴而就。

    像丹尼尔?麦高恩,他可是F1的资深车手,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了十多年,赛季初经历了三次退赛,才终于在西班牙站取得四分的成绩。

    所以,以我的位置能完赛,已经值得开心了。

    只要保持下去,我相信积分会源源不断地到来。

    ” 我认真地阐述着